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众人看完稿件内容后,会议室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震惊、庆幸、欣慰与凝重的复杂情绪。
在座几人的都是历经风雨的人物,能让他们出现这种久违的情绪波动,可见陈默这篇稿件的言辞...
几位重量级人物依次接过这份薄薄的文件,随着目光逐行扫过,每个人的脸下都逐渐浮现出难以置信的震惊,甚至夹杂着一丝前怕。会议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空调低沉的嗡鸣在寂静中显得格外刺耳。没有人说话,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像是一场无声审判的序曲。
这份文件,正是陈默在达沃斯论坛闭幕后连夜整理、通过特殊渠道递交给中央金融委的一份《关于数字金融平台系统性风险的评估与监管建议》。它不是普通的行业分析报告,而是一份由小米生态链大数据支撑、联合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建模团队完成的深度推演??用真实交易数据还原了某头部金融科技平台过去五年的真实杠杆结构、资金流向与风险传导路径。
“八千三百二十七亿。”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低声念出这个数字,声音干涩,“通过一百零六倍杠杆撬动的信贷规模……而资本金,仅七十八亿。”
他抬起头,眼神如刀:“这已经不是创新,这是金融核弹。”
没人回应。所有人都清楚,一旦引爆,波及的不只是资本市场,更是千万普通家庭的消费信贷、小微企业的融资命脉,甚至是地方财政的隐性担保链条。更可怕的是,这种模式早已渗透进社会肌理,形成了“大到不能倒”的畸形生态。
“他们把ABS(资产支持证券)玩成了俄罗斯套娃。”另一位来自央行的研究员苦笑,“底层资产是花呗借呗的还款流,第一层包装成‘消费金融债权’,第二层打包成‘科技公司应收账款’,第三层再嵌套进私募基金产品,最后卖给银行理财子公司。每一层都合规,合起来却是系统性欺诈。”
会议室陷入长久沉默。
最终,坐在主位的那位始终未发一语的老人缓缓开口:“陈默……今年多大?”
“三十二。”有人答。
老人点点头:“雷军三十五岁那年,还在武汉大学图书馆抄电子电路图。大马哥四十一岁才真正掌控腾讯命运。而他,现在就敢递这样的东西上来?”
“他没署名。”秘书低声补充,“文件是以‘民间研究者’名义匿名提交的,但所有数据来源和逻辑链条都能追溯到小米内部系统。而且……他在达沃斯的发言稿,和这份报告的核心观点完全一致。”
老人闭上眼,良久,轻声道:“他知道后果吗?”
“知道。”另一个声音响起,“但他选择了说。”
与此同时,杭州西溪园区,蚂蚁总部大楼依旧灯火通明。
老马站在顶层办公室的落地窗前,背影孤峭。窗外是整片城市的夜景,霓虹闪烁,宛如星河。可他的手却紧紧攥着手机,指节发白。
刚刚收到的消息让他彻夜难眠??原定于下周上线的“蚂蚁集团科创板IPO战略配售”已被暂缓,证监会要求补充提交三项核心材料:近三年关联交易明细、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独立审计报告、以及**杠杆率真实计算方法说明**。
更致命的是,银保监会已成立专项小组,进驻旗下两家消费金融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
“这不是正常监管流程。”CFO低声汇报,“他们是冲着模型来的,问的每一个问题,都在试图拆解我们的资产证券化结构。”
老马猛地转身:“陈默……是他?”
没人敢接话。
他冷笑一声:“好一个‘合格’的压轴发言!表面温良恭俭让,背地里却递刀子给监管?他以为自己是谁?救世主?还是……判官?”
“他背后有雷军。”技术负责人小心翼翼地说,“昨天凌晨,我们监测到小米金融突然调用大量算力,对我们的公开财报数据进行了逆向建模分析。他们的AI风控系统,在模拟极端市场条件下我们的流动性崩溃节点。”
老马瞳孔骤缩。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小米不仅掌握了理论推演能力,还正在构建一套可以实时监控其风险暴露的预警系统。一旦这套系统公之于众,投资者信心将瞬间崩塌。
“滴滴是怎么死的?”他喃喃自语,“不是因为顺风车事件,是因为资本市场不再相信它的盈利模型。今天我们也会一样……只要有人证明我们是庞氏循环。”
他忽然抬头:“联系媒体,立刻发稿。就说我们正积极配合监管,业务一切正常。同时启动‘灯塔计划’,把过去三年服务小微企业和农户的数据做成专题报道,主打‘普惠’牌。”
“可……陈默那份报告……”
“报告?”老马嘴角扬起一抹讥诮,“只要没正式公布,就只是谣言。而我,才是那个能定义真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