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阴阳稿件、执剑二期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发场景下会出现严重偏差,误差率最高达到47%。”
    我皱眉:“不是说用了动态权重模型吗?”
    “用了,但真实用户的使用习惯太复杂。比如有人边充电边玩游戏,有人长期待机却不关机,还有人频繁切换Wi-Fi和5G……这些组合状态让能耗预测变得极其不稳定。”
    我沉思片刻:“能不能引入AI学习机制?让用户初始阶段手动标注几次典型行为模式,系统自动记录并优化后续计算?”
    “可以试试。”他点头,“但我们缺训练数据。”
    “那就做内测招募。”我说,“今天就在微博、B站发预告,找一千名极客用户提前体验APP内测版,奖励是限量版环保勋章+小米新品优先购买权。”
    下午三点,内测报名通道上线。不到两小时,报名人数突破三千。
    与此同时,财务部传来好消息:那家风投初步同意投资绿源,前提是我要亲自出任该项目的联合创始人,并出具详细的商业回报模型。
    我立刻着手撰写BP(商业计划书)。这一次,我不再局限于“以旧换新+种树”的表层叙事,而是构建了一个三层价值体系:
    第一层是**用户体验层**:通过游戏化设计提升参与感,让用户在兑换旧机的同时获得社交认同与成就感;
    第二层是**企业品牌层**:为合作厂商提供ESG(环境、社会、治理)评级加分项,帮助其应对日益严格的监管要求;
    第三层是**产业变革层**:建立全国首个电子产品碳足迹数据库,推动行业标准制定,甚至未来可对接国家碳交易市场。
    写到最后一页时,已是深夜。我合上笔记本,走出办公楼。夜风拂面,头脑却异常清醒。
    第四天,绿源正式启动扩产工程。我亲自到场监工,协调施工进度、设备进场时间、员工培训安排。李明带着团队昼夜奋战,甚至睡在车间角落的行军床上。
    第七天,内测用户反馈陆续回流。数据显示,超过68%的用户愿意每天花3分钟填写使用日志,其中Z世代占比高达82%。更有意思的是,很多人自发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的“环保成就”,形成病毒式传播。
    第八天,小米方面突然来电。王经理语气严肃:“周先生,我们注意到你们的APP在未告知的情况下接入了第三方数据分析平台,这涉嫌违反合作协议中的数据安全条款。”
    我心头一紧,立刻排查代码库,发现问题出在一个开源统计插件上??开发人员为调试方便,默认启用了云端日志上传功能。
    “非常抱歉,”我立即回应,“这是我们的疏忽。我们会在12小时内发布热修复补丁,彻底关闭外部数据传输,并向贵方提交完整审计报告。”
    挂断电话后,我召开紧急会议,下令全组停下手头工作,优先处理安全漏洞。同时起草道歉信,主动向小米致歉并提出补偿方案:愿将首月运营利润的10%捐赠给中国绿化基金会,作为额外公益投入。
    令人意外的是,次日中午,王经理回电表示谅解:“你们的态度让我们看到了诚意。其实……我们也一直在关注你们的动作。特别是那个碳足迹数据库的想法,很有前瞻性。”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您的意思是?”
    “如果我们联合发布这个数据库呢?以小米的品牌背书,加上你们的技术能力,共同推动行业绿色转型。当然,主导权归你们,我们只做支持者。”
    这一刻,我知道,真正的转机来了。
    第十一天,系统完成最后一次压力测试,稳定性达99.8%,远超预期。回收网络也已覆盖全国23个城市,绿源的日均处理能力从最初的500台跃升至6000台。
    第十二天傍晚,我收到华为张经理的短信:“周先生,听说你们即将上线发布会?能否给我们预留几个媒体席位?我们也想了解一下,当代中国企业是如何践行可持续发展的。”
    我没有回复,而是将这条消息截图,发到了新建的项目群聊中,附言一句:“各位,明天见真章。”
    第十三天清晨,发布会现场座无虚席。媒体、投资人、合作伙伴齐聚一堂。我站在后台,看着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的宣传片??画面中,一个个年轻人交出旧手机,一棵棵树在荒漠中生根发芽,一行行代码编织成绿色网络。
    林小曼走过来,递给我一杯热水:“紧张吗?”
    我摇头:“不,我只是在想,三年前我还是腾讯会议室里那个被忽视的小角色,今天却能站在这里,说出我想说的话。”
    她笑了:“你知道吗?我昨天拒绝了华为的offer。三倍薪酬,也没带走你的方案。”
    我看着她,久久说不出话。
    “我不是因为你那句‘跪着走路’才改变主意的。”她轻声说,“是因为看到你半夜还在改算法模型的样子,让我想起当初为什么选择这个行业??不是为了攀附权力,而是想做出一点点不一样的东西。”
    舞台上灯光亮起,主持人开始介绍嘉宾。我整理西装,迈步向前。
    发布会上,我讲述了整个项目的起源、挑战与突破。当大屏幕展示出实时运行的碳足迹地图时,全场响起掌声。那一刻,不只是产品被认可,更是某种信念的胜利。
    发布会结束后,多家主流媒体报道了我们的项目,《南方周末》评论称:“这是一次商业逻辑与社会责任的完美融合,标志着中国科技企业正从‘卷参数’迈向‘卷价值观’。”
    当晚,庆功宴再次举行。不同的是,这次我坐在主桌中央,身边坐着李明、老陈、林小曼,以及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团队成员。
    酒过三巡,李明举起杯子:“周总,以前我觉得做环保是理想主义者的自嗨。但现在我相信,只要有人肯坚持,现实也能被改变。”
    我举杯回敬:“不是我改变了什么,是我们一起选择了不妥协。”
    宴会结束时,我独自留在露台。手机震动,是一条来自陌生号码的短信:
    “周先生,我是腾讯HR。集团最近成立了可持续发展事业部,负责人空缺。董事会希望你能考虑回归。”
    我望着星空,轻轻删掉了这条信息。
    有些路一旦走出去,就再也回不去了。从小米开始,我撕开了互联网行业的第一道裂缝。接下来,我要让这道光,照亮更多黑暗的角落。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