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碎,杨廷枢仍然不屈服。
最后,他被押送到时任江宁巡抚的土国宝处,杨廷枢在押解舟中,用糜烂的手指以血肉在衣袍中写下了‘魂炯炯而升天,愿为厉鬼。气英英而坠地,期待来生’之句鼓励自己。
到达南京后,巡抚土国宝要求杨廷枢投降,杨廷枢大吼‘砍头事小,薙头事大。’随后被土国宝命手下提督巴某以利刃剖腹而死,头颅被悬在南京永安桥上示众。
他留下的那件写满绝命字的五品文官血袍,一直是杨家珍宝,据说辛亥之后杨家还拿出来让人展览过。
钱大昭叹息了几声,眼角隐隐有泪水溢出,他拿出另一张白帛布,也铺到桥上。
“我岂不知皋里先生,这原本就有为他所留,你且来写。”
小学童大喜,当即上前手书杨廷枢决死之句,魂炯炯而升天,愿为厉鬼。气英英而坠地,期待来生,于白帛布上。
钱大昭看这小学童更顺眼了,不但是忠臣之后,还有一腔热血,“果然陛下说,少年一代,才是未来,我原本不懂,现在总算明白了。”
钱大昭感慨的说道,要是一个成年人在这,肯定会因为各种顾虑,大概率不会在他的白布上写字。
也只有少年人,他们最具热情,最是热血,更愿意为了心中的理想去与黑暗作斗争。
当然,也最容易被人欺骗利用。
钱大昭看小学童写完,自己则在第二面上写,‘何人尚知徐文靖?’
第三面上写,‘哪出烟波有白头?’
所谓白头,就是苏州人吴昜组建的白头军,此人是崇祯十六年进士,清兵南下之后,吴昜与同邑举人孙兆奎,诸生沈自駉、沈自徵、沈自炳兄弟等组建白头军出入太湖,沉重打击清军。
最后兵败时,吴昜之父亲、妻子和两个儿女与孙兆奎的妻女十余人一同投水殉国,沈氏兄弟尽皆战死。
吴昜继续从事反清活动,后被奸人出卖,殉国于杭州。
如果说徐汧父子和杨廷枢是苏州的文胆,吴昜这样一个进士出身,亲自组织军队抵抗,还颇有战功的,就是苏州的武魂了。
钱大昭写完此三白帛布,就把它立在虎丘新塘桥上,两个大汉侍卫换上携带的凤翅兜鍪、山纹甲,威风凛凛的钱大昭身边护卫。
钱大昭手持招魂蟠,在新塘桥上大洒纸钱,泪如雨下,高呼:‘魂兮归来,魂兮归来,不屈之诸公,且看今朝!’
旭日初升,金甲武士面西背东,阳光照在他们背后,让两人宛若神将临凡。
清风吹拂,招魂蟠随风不断飞舞,满天的值钱,飘落的到处都是,四周围满了百姓,一如徐汧和蓝衣老人投剑池殉国时一样。
一个穿着公服的早起衙役,吃惊看着眼前这一幕,他想上去喝骂,但看到两个金甲将军在,又畏缩着不敢上前。
钱大昭冲他招了招手,待到衙役到了近前,钱大昭拿出一锭十两重的银子。
“老夫来的匆忙,只带了纸钱,无肉无酒怎堪祭奠英雄,汝且去城中,沽些酒肉来,多余的钱,就赠予你,给妻儿扯一匹布,做点新衣裳。”
衙役嘴巴张得老大老大的,只感觉人生几十年的认知在这一刻都被击碎了。
得是个什么样的疯子,才敢穿着这等汉人衣裳,束着汉人发髻,在这里招摇!
按理说,他应该上去先用铁尺打落这疯子满嘴牙,然后再把锁链往他头上一套,拉到县衙去,上报抓住反贼一人。
可是,衙役抿了抿干涩的嘴唇,不知道怎么的,他看着这几人的装束,浑身颤抖的厉害,就是有些下不了手。
啊,不对,衙役突然脑海里生出一股明悟,为什么汉人在汉人的地方,留汉人发髻,着汉人衣裳,反而是反贼呢?
未过多大一会,衙役尬住的时候,一个城守营把总带着十几个绿营兵急匆匆跑了过来。
把总倒是有些胆气,他只迟疑了一下,伸手就要来捉钱大昭,钱大昭手持招魂蟠,怒目圆睁,大吼一声:
“呔!吾乃大虞光中陛下钦命巡抚苏淞安抚使,奉命前来接收我汉家大邑,你是哪来的猪狗,还不跪下请降!”
把总被钱大昭吼得一愣,继而恼羞成怒,他唰的一声抽出腰刀,想要吓唬吓唬。
可就在他抽出刀的一瞬间,钱大昭身后的金甲武士动了,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有锦衣卫第一高手之称的李拳开山之祖李存义。
别看他穿着六十多斤的山纹甲,但行动一点也不慢,把总腰刀才抽出来,他就已经从桥拱处俯冲到了把总身前。
一根粗壮的钢鞭带着呼啸之风,碰的一声砸到了把总脑袋上。
把总的军帽立时被打的四分五裂,脑袋红的白的喷涌而出,就像是一个熟透的西瓜一样,猛地爆开了。
把总哼都没哼一声,顷刻毙命,他身边的一个绿营兵想要跑,李存义再进一步,钢鞭横扫。
‘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