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你呀!”阿珑被他逗笑了,“拔吧拔吧,反正你娘说了,明天要请新厨娘了,我也轻松些。”
赵氏听到这话,身子微微一颤。
柳芸收回目光,转向卫默夫妇:“说说你们各自擅长什么?”
赵氏连忙道:“我...我会女工,也会做点心。在卫家的时候,老夫人最喜欢我做的杏花糕和酥饼。”说到这里,她的声音渐渐有了底气。
“很好。”柳芸点头,“明早的饭你搞定,我要看看你的手艺。记住,我饭量大,喜欢重口味。”
“是,夫人放心。”赵氏的眼睛亮了起来。
转向卫默时,柳芸的语气严肃了几分:“你跟我去墨具工坊,做副管事。试工一个月,月钱四百文,先发五成。”
卫默瞪大了双眼:“这...这太看重我了。”
“不重。”柳芸淡淡道,“只要你有本事,这些都是应得的。”
看着两人惊喜又忐忑的样子,柳芸又补充道:“我会给你们安排住处,租金不用操心。至于小旺财...”
她看了眼正和二郎玩闹的小男孩,那孩子虽衣着朴素,但眉眼间透着灵气:“这个年纪,该去读书了。”
赵氏眼中瞬间泛起泪光,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卫默握住妻子的手,声音有些哽咽:“多谢夫人。”
柳芸起身,闻到了面条的香气:“你们先去吃点东西,我来给你们整理房间。”
赵氏从未见过主家为下人铺床的事。
她呆立在门口,看着眼前这一幕,只觉得天都要塌了。主家柳芸正弯着腰,动作麻利地将一床崭新的被褥铺在简陋的木板床上。
“这...这使不得。”赵氏慌忙上前,想要接过被褥,“让主家做这种事,我们...”
柳芸摆摆手,继续手上的动作,“不必拘礼。你们初来乍到,早些休息要紧。”她的声音温和,带着让人无法拒绝的坚定。
赵氏站在一旁,手足无措。她偷眼打量着这间小耳房,虽然简陋,但收拾得干净整洁。墙角还摆着一个小香炉,袅袅的檀香飘散在空气中。
不一会儿,阿珑端着三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走了进来。汤汁清亮,面条筋道,上面还飘着几片青翠的菜叶。
“快趁热吃吧。”阿珑将面条放在小桌上,笑着说道。
赵氏看着眼前的一切,恍如置身梦中。她忍不住掐了掐自己的胳膊,疼痛感让她确信这不是在做梦。
一家三口小心翼翼地捧着碗,赵氏尝了一口汤,顿时眼前一亮。“这汤...好像有点特别。”她又喝了一口,“是用蛇熬的?”
门边的阿珑转过身来,眼中闪过讶异,“这位娘子好眼力,确实是蛇汤。今日在河边抓到两条草蟒,正好熬汤。”
赵氏暗暗记下这个信息。夏日里的食材丰富,山中的菌子也很多,这些都是做菜的好材料。她偷眼看向大郎,这孩子长得壮实,估计饭量也大。明日的饭菜,得多准备些才是。
夜色渐深,韩宇催着孩子们去睡。柳芸点燃艾条驱蚊,将卫默一家的卖身契收好。阿珑忙完了厨房的活计,也回了阁楼。
一家三口挤在小耳房里,床铺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这是什么香味儿?”赵氏忍不住问道。
地铺上的小旺财得意地说:“一定是香胰子!二郎说他们家都用这个洗东西。”
“二郎?”卫默皱眉,“怎么可以这样称呼主人家的少爷?”。
但小旺财已经睡着了,发出均匀的呼吸声。
赵氏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这个主家处处透着古怪。用得起金贵的香胰子,却看不见一件值钱的摆设。厨房里的调味料一应俱全,可院子里种的都是寻常蔬菜。
卫大人吩咐他们来投奔的对象柳芸看起来年纪轻轻,举止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老成。那位韩公子虽然看着身强力壮,可举手投足间又带着几分书卷气。至于那个阿珑,厨艺精湛,看着确也不像普通人。
好在主家待人和善,还要送小旺财去读书。这样想着,赵氏终于迷迷糊糊睡着了。
恍惚间,一阵读书声惊醒了她。
赵氏慌忙爬起来,以为自己起晚了。推开门一看,天还黑着,鸡才刚叫第一遍。书房亮着灯,想必是老爷在读书。
既然醒了,不如去准备早饭。赵氏轻手轻脚地进了厨房,开始忙活起来。她要做些拿手的糕点,再准备些韭菜盒子当午饭。
厨房里,赵氏熟练地和面、擀皮、包馅。案板上的面粉在晨光中泛着淡淡的光泽,韭菜的清香与肉馅的香气交织在一起,勾人食欲。
天色渐亮,院子里热闹起来。小旺财在厨房和堂屋之间跑来跑去,时不时偷吃一个刚出锅的韭菜盒子,被赵氏假意呵斥。
卫默已经把院子打扫干净,清除了些许尘土与杂草。他看着儿子活泼的身影,脸上一片欣慰。
阿珑在给龙凤胎梳头,手法娴熟。看着镜中的两张稚嫩面庞,她想起了殷欢那双灵巧的手。殷欢总是能把最普通的发髻梳得精致动人。
韩宇推着石磨锻炼气力,发出用力的声音。他的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肌肉紧绷。这是他每日必做的功课,为的是强身健体。
当柳芸推门而出时,韩宇正好抬着人力推磨盘。四目相对的瞬间,韩宇脸一红,转身就跑。柳芸看着他的背影,一头雾水。
院子里的石榴开了花,红色的花朵挤挤攘攘,热热闹闹。晨光透过树枝间隙洒下,将整个院子笼罩在温暖的光晕中。
赵氏站在厨房门口,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涌起一片温情。
堂屋里弥漫着淡淡的香气,那是从厨房飘来的米枣糕的甜香,混合着新鲜花卷的面香,让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气,赵氏正将最后一双青瓷筷子摆放整齐。
“用饭了!”赵氏站在门口轻声唤道,声音不大,却足以传遍整个院落。
话音未落,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伴随着孩子们清脆的笑声。几个孩子像一群欢快的小鸟般冲进堂屋,带起一阵微风,惹得桌上的茶盏轻轻晃动。他们迅速在各自的座位上坐定,眼睛亮晶晶地望着桌上的早点。
柳芸看着这熟悉的一幕,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笑意。她轻轻整理了一下衣袖,目光柔和地扫过每个孩子的脸庞。
这样的早晨场景已经重复了无数次,她曾想过请个先生来家中授课,但每次看到孩子们在书院里与同龄人一起读书时的神采飞扬,那份活力与朝气,这个念头也就悄然打消了。
更何况,沈氏书院在整个青禾镇都是数一数二的。那里不仅有最好的先生,还有最完备的藏书,多少人挤破头都想进去。能让孩子们在那里读书,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