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无常的生命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便迅速伸手从垃圾桶里翻出被丢弃的饮料瓶,塞进自己鼓鼓囊囊的书包。
    “张健!你又在翻垃圾桶!”清脆的女声响起,班长王悦双手抱胸,眉头拧成一个“川”字,脸上写满嫌弃。
    张健像是被定住一样僵在原地,随后,他尴尬地挠挠头,黝黑的脸上露出讨好的笑,露出一排参差不齐的牙齿:“嘿嘿,这瓶子能卖钱呢。”
    教室里顿时响起一阵哄笑,几个调皮的男生笑得前仰后合,用手指着他窃窃私语。
    上课铃响,张健慌忙回到座位。这节课是公开课,语文老师身着崭新的连衣裙,脚蹬高跟鞋,身姿优雅地走上讲台。
    当讲到古诗词中的思乡之情时,老师声情并茂地描绘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意境,同学们都沉浸其中,张健却突然大声说:“老师,我不明白,月亮不都一样嘛,有啥好思念的!”
    老师的笑容瞬间凝固,她扶了扶眼镜,眼中闪过一丝不悦,轻咳一声说道:“张健同学,你的想法很……特别。”
    语气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敷衍。
    课后,老师在办公室和其他老师抱怨:“张健家里条件差,见识也短浅,上课老是冒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话,简直像个跳梁小丑。”
    张健知道从老师那里得不到肯定,只有通过压迫同学获得存在感。
    他在其他方面没什么突出的表现,他为了证明自己还活着,就会弄出一些动作,来证明他还在。
    有一段时间,没有看到王学兵了,悄无声息。
    到了三年级下学期,浩楠才听说他死了。
    听到这个消息,浩楠感到很意外,据说他得了肺结核,以前只是轻微咳嗽,没有在意,以至于后来就严重了。
    越来越严重,就像是鲁迅先生写的《药》里的华老栓的儿子小栓得的那个病。
    详细情况在该作品里有描述。
    不过,说法各异,实际情况是一样的。
    一个是中医的说法,一个是西医的说法。
    也就是肺痨,要药引子,需要人血。要说血的成分显而易见,血离开人的身体,基本没用,再说血在地,已经被严重污染,再用馒头去蘸,那馒头还能吃吗?
    所以,民间流传的土方法可能就是一个骗局,就像这样的人血馒头,欺骗当时愚昧无知的民众,也欺骗现在愚昧无知的民众,没有科学道理的事却大肆宣扬,估计就是盯住了病人家属兜里的几个叮当作响的铜子而已。
    浩楠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上当,但知道人穷志短的道理。
    拿出辛苦积攒的钱,去换取一个毫无希望的未来。除了愚昧无知,还有可怜可叹。
    这个场面令人感到恐怖,但事实上民间流传的方法还在流传,因为希望伴随失望而生,失望总在希望破灭之后,花钱买的不是希望,正如种下了希望的种子,因为各种人为的因素,最终收获了绝望。
    浩楠没想到王学兵会死,死对他来说是一种解脱,但是对浩楠来说,不可想象。
    死亡对娃娃对青少年来说,像是遥不可及的概念,只是风闻,从不经历。
    人本来享有长寿,因为种种私欲,寿命大为打折,正常能活千年的,因为不顺从规律,结果走到半路就人间蒸发。
    这属于夭折。
    人生还没开始精彩的篇章,就只在序曲阶段就戛然而止。
    或者只是在刚开始宣读前言,就没了后面的内容,全是空白。
    浩楠看到王学兵的母亲一夜间竟然白了头,真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人生三大不幸,少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王学兵的母亲都占全了,这样的悲苦女人,余生无长,但度日如年,以泪洗面,不知道如何面对。
    对于王学兵的去世,让浩楠第一次感觉到,死亡这个仇敌会选择小孩子下手的,死亡不是老年人的独有的,死亡选择的对象不分年龄大小,也就是说,浩楠也在其中,任何人都难逃一死,只不过时间上有差别。
    在王学兵家附近,也就是王学兵家的院墙外面,有一户人家,沿街而住,来来往往的人都可以看到他家的人的一举一动。
    这户人家被安排在紧挨着院墙地方,修建了红瓦青砖的平房,只有两间,之所以在这里修建,是因为以前这是垃圾场,没有房屋,他家是下放户,在城里没户口,一直没落实,他们干脆先靠着院墙搭建了棚子,像是窝棚,暂时有个遮风挡雨住处,当地管理人员也没办法,只能睁只眼闭只眼,得过且过。
    不知道什么原因,男主人去世,接着是女主人去世,都是生了重病,没治好。
    丧事就在家门口举办,人来人往,都能看见。
    这样的人家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浩楠亲眼见到他们家去世的亲人一一入殓,鞭炮震天响,烧纸,还有蜡烛,以及棺木前摆着的奠字。
    这些东西让人徒生恐怖感,可也很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