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空气炸锅研制成功的喜讯传来,林厂长立刻脚下生风似的直奔科研室。
刚一进门,林厂长就目不转睛的看着摆在正中央的改进版空气炸锅。
他眼睛瞪得溜圆,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彻底看呆了。
李复兴正和同事们探讨下一步的计划,一抬头,就瞧见了门口跟木雕似的林厂长。
他忍着笑,走过去轻轻碰了碰他:“林厂长?”
叫了第二遍,林厂长才清醒过来,有些不好意思地抓了抓后脑勺:“哦哟,复兴啊,喊我干啥?”
李复兴打趣道:“没事,我这不是怕您看入迷了,站这儿变成一尊望夫石嘛。”
林厂长尴尬地笑了两声:“嘿嘿,这……这不是太激动了嘛!咱厂总算是憋出个大宝贝了!”
此时,徐晓安也走了过来,神情严肃地汇报道:“林厂长,您看,这几台样机已经调试得很完美了。您拿去给商务部过目,只要他们那边审核通过,我们就可以着手准备量产的事了。”
林厂长如梦方醒,连连点头:“对对对!我这就去办!”
刚迈开腿,他又想起什么,目光温和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这段时间,可把你们给累坏了。这样,都放两天假,回去好好歇歇,养足精神再来上班!”
话音刚落,科研室里顿时响起一片欢呼。
这些日子,他们确实累坏了。
能得到两天的假期,对他们来说,真是天大的恩赐。
林厂长又说了几句勉励的话,便俯下身,像捧着刚出生的婴儿一般,小心翼翼地抱起那几台样机,大步流星地离开了科研室,直奔商务部。
他身后,科研室的众人也开始收拾东西,疲惫的脸上终于挂上了轻松的笑容,准备回家享受难得的安宁。
林厂长抵达商务部后,那里的工作人员也深知这批样机分量之重,不敢有半点耽搁。
他们立刻行动起来,用最快的效率对接好了运输渠道,将样机发往海外,期盼着能早日收到来自市场的回音。
市场如果能接纳这款产品,钢厂就能即刻转入生产模式,为国家换取急需的外汇。
在度过了十几日焦灼的等待后,期盼已久的回音终于抵达。
经过改良的空气炸锅甫一登陆海外市场,便掀起了一场消费风暴,反响之热烈远超预期。
外国的买家们对其前卫的设计和卓越的性能给予了极高评价,订单如雪片般飞来,销量节节攀升。
商务部的相关人员在确认这一捷报后,深知事关重大,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即将这份足以鼓舞人心的报告呈送至上级。
领导层收到消息后,同样是喜不自胜。
当前,国家的外汇储备正处于紧张状态,这直接导致许多亟待引进的先进技术与设备因资金匮乏而搁浅。
尽管西方国家不会轻易出售其最尖端的技术,但即便是那些他们即将淘汰的设备,开出的价格也往往是天文数字。
可即便如此,对于国内相对薄弱的工业基础来说,能引进这些技术,就足以对整个产业的升级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因此,任何能够创造外汇收入的项目,都被置于最高优先级,其余事务皆需为其让路。
空气炸锅在海外市场的火爆,意味着钢厂将有能力通过出口创汇,为国家紧张的外汇储备注入一剂强心针。
尽管已有其他产品在为国创汇,但赚钱的速度,始终追不上花钱的速度。
上级部门的批示火速下达,要求钢厂立刻组织人力物力,以最快速度实现空气炸锅的规模化生产。
林厂长接到指示的那一刻,激动的情绪瞬间点燃,他感觉自己体内的血液都在沸腾。
他比谁都清楚,这个项目的成功,将是他职业生涯中一枚分量十足的功勋章:。
为了嘉奖研发团队的卓越贡献,并借此机会全面提振全厂的士气,林厂长拍板决定,召开一次全体员工大会。
会前的最后一天,这个消息如微风般在厂区内不胫而走,成功勾起了所有工人的好奇心。
炼钢车间的炉火依旧熊熊,映红了工人们汗水淋漓的脸庞。
他们抓住片刻的喘息之机,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
“哎,老辛,你听说了没?厂长说明天要开全厂大会,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个嗓门洪亮的年轻工人王建设,向身旁一位正在擦汗的老师傅打听。
被称作老辛的师傅眉头微蹙,沉吟道:“我估摸着,八成是天大的好事。你想想,要不是顶要紧的事,能把咱们厂上万人都给召集起来?”
旁边另一位老师傅也凑过来:“管他什么事,能开全厂大会,那动静就小不了,没准儿是咱们厂又要上什么新项目了!”
而在机修车间里,年轻的技工赵有志一边擦拭着手中的工具,一边和工友们猜测:“会不会是要涨工资了?大伙儿最近干活可都挺卖力的。”
他的同伴立刻表示怀疑:“不像。真要涨工资,广播里早就喊了,何必搞得这么神神秘秘?”
各种猜测在人群中流传,谁也无法断定大会的主题,但每个人的心底都升起一股抑制不住的期待。
大会当天,天朗气清,阳光普照在广阔的厂区,连风中都仿佛带着一丝喜悦的气息。
工人们早早地离开各自的岗位,从四面八方汇向大会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