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下):数字化教育的探索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72章(下):数字化教育的探索(第1/2页)
    说服崔丽的过程,比金戈预想中更加艰难。他首先瞄准了关系最为熟络的语文组崔丽老师。放学铃的回声彻底消散后,金戈才拿着初步设计的效果图,踏进语文组办公室。室内光线柔和,只有崔丽一人伏案,红笔在作文本上勾画,留下道道醒目的印记。窗外,夕阳的余晖穿过梧桐叶的缝隙,在那些稚嫩的文字上跳跃,光影斑驳。
    “丽姐,还在忙?”金戈脸上带着笑容,声音轻缓,仿佛怕惊扰了纸上流淌的思绪。他拉过旁边一把空椅子,在崔丽对面坐下。
    崔丽闻声抬头,看到是金戈,略显疲惫的脸上立刻漾开笑意,带着几分熟稔的调侃:“哟,金大忙人,今天这阵风是把你从信息中心吹到我们语文组啦?真是稀客。”
    “这不,得了个新鲜玩意儿,琢磨着先让您这定海神针给把把关才放心嘛!”金戈笑着,将手中的平板电脑推到她面前。屏幕亮起,简洁明快的平台界面和几个核心功能模块的演示动画流畅地滚动起来,“瞧瞧,说不定就是咱们懋冈未来教学的‘秘密武器’!”
    崔丽饶有兴致地接过平板,指尖在光滑的屏幕上滑动,翻阅着。起初,她眼中还带着新奇和赞赏的光芒,但随着页面深入,那笑容如同被水洇开的墨迹,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眉心一道清晰的皱痕。“金戈,”她放下平板,声音里带着资深教师特有的审慎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想法……确实很前沿,技术也够先进。可是……”她直视金戈的眼睛,“让这些孩子整天对着冰冷的屏幕,还要分析他们的停留时间、错误类型……这会不会……把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给弄得太‘数据化’了?教育是心与心的碰撞,是情感的浸润,是活生生的人去点燃另一个灵魂的火花!这些冷冰冰的数字和图表,能捕捉到学生读《赤壁赋》时,心头那一刹那的震颤吗?能解读出他们作文里那些独一无二、闪烁着生命火花的思考吗?”
    她轻轻喟叹一声,拿起桌上的保温杯,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杯壁,目光投向窗外摇曳的梧桐树影,语气里满是现实的疲惫:“再者说,我们这些老骨头,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应付检查……时间早已被撕扯得所剩无几!再让我去从头啃这个新系统,研究那些迷宫似的后台数据……金戈,不是丽姐不支持你的雄心壮志,是真的……力不从心啊。岁月不饶人,记性也大不如前,学新东西慢得像蜗牛爬,万一耽误了孩子们,这责任,我这把老骨头可担待不起。”她的声音诚恳,透着一种被时代洪流冲刷后的无奈。
    金戈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攥住,一点点沉向冰凉的水底。崔丽的态度已算得上温和理性,她提出的质疑,精准地刺中了数字化教育的核心痛点——那微妙的“人”的温度与纯粹“技术”理性之间难以弥合的沟壑,以及教师面对新工具时本能的畏难与疲惫。
    “丽姐,您说得太对了!”金戈没有选择反驳,反而用力点头,眼神恳切,“教育,灵魂永远是‘人’与‘人’的共鸣与点燃。这个平台,绝不是要取代老师的位置,更不是想把活生生的学生压缩成数据流里一串冰冷的符号!它只是个工具!一个希望帮老师们从那些机械重复、消磨心力的琐碎里挣脱出来的帮手!”他的手指在平板上快速滑动,点开一个模块,“您看!自动批改客观题,瞬间生成错题分析报告——这不就能把您从堆积如山的作业本里解放出一部分宝贵时间吗?省下来的时间,您大可用来琢磨怎么把《赤壁赋》里那‘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意境讲得更入心入骨,去多关注那些需要您特别点拨的孩子!”
    他的指尖又急切地移向另一个区域:“再看这个‘社区互动’!学生可以匿名提问,能围绕一个难点自发讨论。丽姐,您想想,那些在课堂上内向得不敢举手的孩子,是不是有了一个安全表达困惑的出口?我们老师是不是能更清晰地捕捉到那些隐蔽的、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还有这里——”他点开资源库,“诗词鉴赏、名家朗诵、写作指导视频……优质资源像大海一样!一键就能精准推送到学生面前!这不就是给我们的课堂插上翅膀,让学习延伸到教室之外吗?”
    金戈的语气里燃烧着一种近乎孤注一掷的热切:“丽姐,我知道改变固有的习惯有多难!就像推开一扇生了锈的门!可为了孩子们能学得更透、更活、更高效一点,我们这些做老师的,能不能……也试着往前挪动一小步?系统操作真的不难!我打包票,手把手教到您会用为止!要是还不行,信息中心就是您的专属客服,24小时待命,随问随答!”
    崔丽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金戈脸上。那年轻的面庞上,没有一丝一毫的虚伪,只有滚烫的赤诚和燃烧的急切。办公室里陷入长久的寂静,只有窗外梧桐叶在晚风中絮语,发出连绵的沙沙声。时间仿佛被拉长、凝固。终于,她拿起桌上的保温杯,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