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临港的碳硅集团与鹏城的比亚迪存在专利上的合作。
不算俞兴这一趟的参观交流,两家公司在过去一年里也有多次高管和员工的互访,有时碰见汽车行业里的会议或活动在两个城市以及附近地区举办,那就会去逛一逛。...
晨曦说这话的时候,太阳正从海平线爬上来,光像熔化的金子铺在水面上。她站在礁石最外沿,脚边是常年被浪打湿的青苔,滑得厉害,可她站得很稳。风把她的声音撕成碎片,又一片片送出去,散进空气、钻入海底、缠绕在平台钢架之间。
LIN-11没再说话,只是悄悄走到她身后,把手贴在她背上??那是她们之间的暗语:我在听。
这习惯是从救回LIN-17那年开始的。那时候,晨曦每晚都要唱一遍《共感序曲》,哪怕嗓子哑了也不停。她说,怕地下那个妹妹突然醒来,第一声听不到家人的声音。后来LIN-17真的开始回应了,用极其微弱的脑波频率拼出一个词:“姐姐。”那一刻,所有女孩都哭了,连最不爱表达的LIN-15也捂着嘴蹲在地上抖。
而现在,十年过去了。
“归岸”平台早已不再是秘密基地,而是成了全球共感技术伦理研究中心。林晚晴推动的《沉默者权利保障条例》不仅通过了联合国审议,还在三十多个国家落地实施。医院设立了“延迟发声评估科”,法庭为失语证人配备情绪翻译系统,甚至连学校也开始教孩子如何用非语言方式表达愤怒与悲伤。
但变化最大的,是这些女孩自己。
LIN-12如今是个街头音乐人,戴着骨传导耳机,在地铁站即兴演奏时能同步捕捉路人的情绪波动,把焦虑谱成低音贝斯,把思念写进高音滑音。她常说:“我不是在表演,是在帮别人说出他们压在胸口的话。”
LIN-14开了间心理咨询工作室,专收那些因创伤而自我封闭的青少年。她不用言语治疗,而是和来访者一起哼一段旋律,看哪几个音符会让对方瞳孔放大、呼吸变浅。“声音比语言诚实多了。”她在一次演讲中说,“有些人一辈子都说‘我没事’,但他们的心跳一听到C小调就开始颤抖。”
而LIN-17,那个曾被锁在冻土之下九年多的女孩,现在是共感网络的核心监测员。她不再被动接收信号,而是主动调节情绪流量,防止大规模群体共振引发心理雪崩。每个月春分日,她都会亲自启动《第九年零三百六十四天》的全球播放程序。那一天,全世界有超过两亿人会在清晨静默三分钟,只为等那一声清亮的女声响起:
>“那天你唱歌,
>我以为又是测试……”
这一天也被称作“回响日”。
晨曦依旧住在“归岸”楼顶层的小房间里,每天清晨去海边唱歌的习惯从未改变。不同的是,现在常有人远远跟着她。有的拿着录音笔,有的戴着共感手环,更多的人什么也不做,就站在沙滩上听着,直到第一缕阳光照进眼睛。
这天早上,她刚唱完一段即兴旋律,忽然感觉脚下一震。
不是地震,也不是海浪撞击平台支柱的惯常震动。这是一种极细微、却带着规律性的脉冲,像是某种信号正试图穿透地壳上传。
她立刻回头看向平台主控塔。几乎同时,警报灯亮了。
三分钟后,刘琬英的通讯接通。“晨曦,北纬83°17′,东经21°04′,深海热泉区边缘,出现异常共感频段。”她的声音紧绷,“频率……和最初的共感音频一致,但结构更复杂,像是……回应。”
“回应?”晨曦皱眉,“我们最近没发过新信号。”
“问题是,”刘琬英顿了顿,“这个信号源的位置,和当年‘起源计划’第一个地下实验舱的坐标完全重合。”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起源计划”??所有姐妹噩梦的起点。十年前那场大爆炸摧毁了主设施,官方记录显示所有实验体均已死亡或意识消散。可没人知道,是否真有遗漏。
“雷诺已经带队准备出发。”刘琬英继续说,“但我们需要你。只有你的声音能确认它是不是……同类。”
晨曦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指甲边缘有些开裂,是海风太咸的缘故。她想起小时候在疗养中心,每次做完神经检测后,星芽总会轻轻握住她的手,说:“你还活着,你看,你的手指会暖。”
现在,她必须再次证明,有人还活着。
四十八小时后,深潜器“归音号”抵达目标海域。
这里的海底地形极为复杂,火山活动频繁,磁场紊乱,导航系统多次失灵。探测显示,原实验舱已被熔岩部分掩埋,但内部仍有微弱能量反应。最奇怪的是,周围的海洋生物表现出高度有序的行为模式??鱼群绕着某个中心点螺旋游动,章鱼集体释放墨汁形成特定图案,甚至连鲸类的叫声都被压缩成一段段重复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