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次‘看见’春天。”
然而,外部世界的浪潮也正悄然逼近。
某日午后,一辆黑色商务车停在村委会门口。下来的是县招商局的一位副局长,身后跟着几名西装革履的投资顾问。他们带来了“鹿鸣生态文旅综合体”规划方案:占地三百亩,包含高端民宿群、亲子乐园、网红打卡点、星空露营基地,预计总投资八千万,政府配套道路扩建资金两千万。
“你们现在的模式太慢了。”副局长语重心长,“影响力有了,品牌也立住了,该考虑规模化发展了。只要签个意向书,下周就能召开新闻发布会。”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阿禾眼神闪动,似乎有所动摇;退伍军人则当场拍桌:“这根本不是发展,是拆掉我们的家去卖门票!”
小宇没有立刻回应。他请对方留下资料,承诺一周内答复。
当晚,他又召集骨干开会。投影仪上播放着那份规划图:玻璃幕墙的现代建筑嵌入山体,彩色热气球漂浮在梯田上空,游客中心设计得像未来飞船。
“漂亮吗?”小宇问。
“像主题公园。”陶艺师苦笑,“不像我们生活的地方。”
小陈冷静分析:“资本进来,短期内确实能带来收入和就业,但控制权一旦丧失,后续改造就会失控。比如厕所建在哪、停车场多大、每天接待多少人??这些决定不会再由我们来做。”
卓玛低声补充:“我还查了类似项目。三年后,原住民搬离率平均超过60%。所谓的‘带动当地经济’,最后往往变成地产商赚钱,村民当服务员。”
小宇点点头,起身走到窗前。月光下,村中小路静谧如初,只有几盏太阳能路灯静静亮着。
“我想起小时候,爷爷常说一句话:‘树长得再高,也不能忘了根在哪喝水。’”他回身看着众人,“我们现在有点名气了,有人看好我们,这是好事。但我们不能为了让更多人来看我们,就把自己变成展品。”
他顿了顿,声音沉稳:“所以,拒绝合作。”
会议室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掌声。
但小宇紧接着说:“不过……我们可以自己做小型升级。”
他拿出一份手绘草图:利用废弃牛棚改建“乡土研习所”,设置图书角、实验田、工匠作坊;整合现有资源打造三条深度研学路线??“泥土之路”“声音之路”“记忆之路”;并与周边三个贫困村联合成立“区域共营体”,共享技术、渠道与品牌。
“不做大开发,只做深经营。”他说,“我们要证明,乡村振兴不需要推土机,只需要耐心和共识。”
方案通过后,施工随即启动。老木匠主动承担结构改造,说要用榫卯工艺,不用一颗钉子;孩子们放学后自发组成“环保监督队”,捡拾工地周围的塑料袋;伊布拉音大叔虽然语言不通,却每天早早赶来帮忙搬运建材,休息时掏出核桃仁分给大家。
十二月初,寒潮来袭,山区开始飘雪。就在这样一个清晨,“乡土研习所”封顶仪式举行。村民们齐聚屋顶,共同将最后一片光伏瓦安装到位。当阳光穿透云层照在瓦片上时,电流表轻轻跳动,标志着这座建筑正式实现能源自给。
仪式结束后,小宇收到一条特殊信息:国家档案局正式批复,“鹿鸣口述史工程”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点项目,将派遣专业团队协助数字化建档,并在全国推广经验。
更令人惊喜的是,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发函邀请《自然课》教材进入全国百所实验学校试点教学。随函附有一段评语:“该课程以土地为课本,以生活为老师,重建了儿童与自然、社会的情感连接,是对标准化教育的重要补充。”
那天晚上,小宇独自登上观景台。雪花静静落下,覆盖了梯田、屋檐、石板路,整个世界洁白而安宁。他打开《桥志》,写下了今年的最后一段话:
>“这一年,我们拒绝了光环,也守住了底线;迎来了赞誉,也经历了质疑。有人问我:这样慢吞吞地干,值得吗?我想说,快的东西容易碎,热闹的场面终会散。唯有扎根于真实需求的发展,才能经得起时间的冲刷。
>我们没有高楼大厦,没有霓虹闪烁,但我们有清晨的炊烟、孩子的笑声、老人讲述往事时眼里的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东西,才是衡量幸福真正的尺度。
>桥的意义,从来不是让人匆匆走过,而是让彼此停留、倾听、生长。
>鹿鸣仍在路上,而我,仍愿做个修桥的人。”
新年第一天,阳光破云而出。积雪开始融化,溪流重新欢唱。在“共生小院”的公告栏上,贴出了一份新的招募启事:
【2025年度“心桥行动”志愿者招募】
服务内容:参与春季育苗、编写乡土读本、协助口述史采集
要求:能住村至少一个月,愿动手、肯倾听、不喧哗
待遇:提供食宿、劳动保险、一本手刻纪念木书
启事下方,已有十七个签名。最后一个名字是伊布拉音?买买提,旁边还画了一棵小小的胡杨树。
小宇站在公告栏前,望着远处山坡上那片新栽的防护林幼苗。风很大,树枝摇晃,但根扎得很深。
他知道,有些改变,正在以极其缓慢却不可阻挡的方式发生。
就像春天,总会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