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李清容看了他一眼,微微歪了歪头。
这就算打招呼了。
江年点头,算是收到的意思。思考了片刻,还是朝着李清容走了过去。
“什么时候到的?”
“刚到不久,点名之后来的。”李清容道,“...
六月的阳光穿过竹林,在“自然课”教室外的石板路上投下斑驳光影。小宇站在门口,看着实习生们围坐在陶艺师身边,认真记录她讲述泥土的故事。那个曾红着眼眶的男生正小心翼翼地将一小撮北坡茶园的土装进布袋,动作轻得像在保存某种圣物。
他转身走向工坊区,途中经过听水工坊新设的监测站。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着水质、空气和噪音数据,绿色数字安静流淌,如同这片土地平稳的呼吸。自从成立“心桥观察团”,这里每天都有村民轮值查看,发现问题立刻上报。透明不再是口号,而是刻进日常的习惯。
刚走到综合楼前,阿禾骑着电动车冲过来,车后座绑着一台崭新的冷链运输箱。“哥!杭州那家有机超市终于松口了!”他喘着气跳下车,“他们愿意试销五百斤红米,但要求全程温控、可溯源。这箱子是省农科院赞助的,GPS定位已经连上平台。”
小宇拍了拍箱子,冰凉的触感从掌心传来。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鹿鸣的农产品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走出区域市场,进入城市高端消费链条。但这一步走得并不轻松。过去三个月,他们反复修改包装设计、建立二维码追溯系统、对接物流网络,甚至为了一张标签上的字体大小开了两次村民议事会。
“今晚召集骨干开个短会。”他说,“冷链启动后,产量必须跟上,插秧队要加快进度,同时确保不超负荷使用化肥。另外,请老木匠师傅牵头,组织一批家长志愿者,轮流监督田间作业流程。”
阿禾点头记下,又犹豫道:“有个事……今天早上,我在镇上碰见李主任了。他说县里准备申报‘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区’,想把咱们列为核心项目,但条件是……要配合拍摄宣传片,还得接待领导考察团。”
小宇沉默片刻。他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政府的支持固然重要,可一旦沦为政绩秀场,鹿鸣就不再是鹿鸣了。
“答应合作,”他缓缓开口,“但提三个前提:第一,宣传片必须由村民自主拍摄,内容以劳作为主,不摆拍、不煽情;第二,所有接待费用从合作社公共资金支出,账目公开;第三,每次视察不超过两小时,不中断生产秩序,孩子上课时间一律谢绝参观。”
阿禾咧嘴笑了:“我就知道你会这么定。”
傍晚,会议在新建的议事亭举行。亭子用本地杉木搭建,顶部覆盖光伏瓦片,四面通风,夏夜微风穿堂而过,吹散白日余热。十多位骨干围坐一圈,包括陶艺师、退伍军人、返乡程序员小陈,还有刚被推选为青年代表的卓玛。
议题一项项推进。关于冷链运输,决定实行“双轨制”:对外销售严格按标准执行,对内供应仍保持原有方式,避免因商业化冲击本地生态平衡。针对可能增加的订单压力,提出“家庭承包+互助协作”模式,每户认领定量任务,超产奖励,欠产由邻户补足,形成责任共担机制。
讨论到一半,小陈突然举手:“我有个想法……咱们能不能开发一个小程序?让购买红米的人扫码就能看到这块田是谁种的、施了几次肥、哪天收割的,甚至还能留言给农户?”
众人眼前一亮。陶艺师马上接话:“那我也能上传陶器制作过程!买家可以看到泥料来源、烧制温度,还能听到窑火的声音录音。”
退伍军人沉吟片刻:“要是再加个‘心愿回声’功能呢?城里人下单时可以附一句祝福,我们定期朗读给孩子们听;反过来,村里的孩子也能录段语音随包裹寄出去。”
小宇看着他们热烈讨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些曾被视为“落后”的村庄,正在用自己的节奏编织一张温柔而坚韧的网,连接断裂的人与土地、城与乡、过去与未来。
最终,小程序命名为《听见》。由小陈主导开发,代码开源,所有数据归村民集体所有。上线首日,第一条留言来自一位上海母亲:“收到红米那天,我五岁的女儿问,这是不是农民伯伯用手一颗颗种出来的?我说是的。她就说,那我要好好吃饭,不能浪费。”
这样的声音,比任何奖项都更让人踏实。
七月流火,暑气蒸腾。第二批学员如期到来,人数比第一期翻了一倍。除了基层干部、非遗传承人、返乡青年,还多了几位特殊身份的人:一名失语症康复教师,想借鉴“自然课”理念帮助患儿重建感知能力;一位城市社区规划师,希望将“低干预营造”经验带回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甚至还有一位殡葬行业从业者,他说:“死亡是最彻底的回归土地,我想学怎么让告别也充满尊严。”
课程内容也随之深化。除了原有的社区动员、生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