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太子被人暗中下药?
顾正臣猛地看向皇帝:“陛下,太子近年可曾服用过任何滋补丸药?”
皇帝脸色煞白:“去年冬,有位老道进献‘养元金丹’,说是能强健体魄、增智开慧……朕见太子读书辛苦,便准他每日一粒……三个月前才停。”
“谁进献的?”顾正臣声音冷得像冰。
“是……是宁王荐来的道士。”
殿内一片死寂。
顾正臣缓缓跪下:“臣请即刻彻查宫中所有药材来源,封锁炼药房,拘押相关宦官医者。此外,恳请陛下允许昭狱重启,追查‘烬盟’全党,哪怕牵连宗室、贵戚,也绝不姑息!”
皇帝颤抖着手扶起他:“顾卿……朕把江山托付给你了。”
当夜,昭狱灯火通明。
审讯持续到天明,终于撬开一名老太监的嘴:那“养元金丹”实为“延寿丹”改良版,由宁王府暗中提供配方,通过礼部某侍郎转入御药房,历时一年半,共进献三百六十丸,每一丸都含有微量毒素,旨在潜移默化控制太子心智,待其登基后,便成傀儡之君。
而更令人骇然的是??这名侍郎竟是当年方孝孺门生之后,家族被诛十族时侥幸逃脱,隐姓埋名三十余年,只为复仇。
仇恨,竟能绵延至此。
顾正臣站在狱中石廊尽头,望着铁栅后蜷缩的身影,心中涌起一阵悲怆。
这些人,有的为权,有的为恨,有的为信念,但他们共同编织了一张横跨三十载的大网,几乎将整个大明拖入深渊。
而他所做的,不只是破局,更是重建。
七日后,苏挽云抵达大理。
她在崇圣寺塔林中找到一处塌陷的地穴,依图索骥,进入地下密道。三日后,她带着一部残破竹简归来,封面篆书《逊国实录》四字,内文完整记载了建文帝最后七日言行,包括他拒绝南逃、决意焚宫的全过程,以及临终前口述遗诏:“朕死社稷,无愧天地。后世若有明君兴于寒微,当以宽仁治天下,勿效朕之柔弱。”
她将此书呈送京师。
顾正臣当廷宣读,百官垂首,万民泣下。
十一月十五,朝廷正式为建文帝举行国葬,谥曰“恭愍惠皇帝”,庙号“景宗”,葬于钟山别陵,不设神位,唯立碑一座,上书:
>“殉国之君,魂归青山;
>谎言已破,正道长存。”
自此,“建文未亡”之说彻底湮灭。
然而,在千里之外的南海渔村,一位白发老者独坐礁石之上,手中握着一枚与苏挽云所得一模一样的青铜钥匙,轻轻投入海中。
浪花吞没金属的刹那,他低声喃喃:
“地枢已启,龙渊再燃……守拙,我来迟了。”
海风呼啸,无人应答。
而在钟山书院,顾正臣再次翻开《贞观终章?续篇》,在扉页添上一行新字:
>“清明不在庙堂,而在人心。
>吾道不孤,薪火永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