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天子节俭,暗流涌动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837章天子节俭,暗流涌动(第1/2页)
    未央宫往日里象征着帝国富庶与威仪的灯火,似乎黯淡了几分。
    持续的全国土地清丈、等级评定、司农精研所的巨额投入、以及对愿意尝试新法农民的“保底承诺”,如同一只只贪婪的巨兽,疯狂吞噬着大汉的国库积蓄。
    大司农几乎每日都愁眉苦脸地将令人心惊的账册呈送到刘盈的案头,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入不敷出”四个大字。
    朝堂之上,一些原本就对新政心存疑虑或暗中反对的官员,此刻更是找到了攻讦的借口。
    他们或明或暗地奏报,言及各地官府运转经费紧张,工程停滞,甚至暗示再这样下去,恐怕连官员的俸禄、边军的粮饷都要受到影响,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面对如山压力与日渐空虚的国库,刘盈的眉头也时常紧锁,但他眼神中的坚定却未曾有丝毫动摇。
    他深知,改革已行至中途,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此时若因财政困难而退缩,之前所有的投入、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土地兼并的痼疾将更加顽固,农业变革的契机也将彻底丧失。
    “朕意已决!”
    在一次小范围的御前会议上,刘盈斩钉截铁地对核心重臣说道,“此事关乎国本,关乎万民,关乎大汉未来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根基!纵有万难,亦不可半途而废!国库吃紧,那便紧缩开支,朕与朝廷,先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未央宫率先做出了表率,皇帝本人的膳食标准被大幅削减,往日里琳琅满目的御膳,变成了简单精致的四菜一汤,罕见荤腥。
    宫中用度,一应从简,不必要的庆典、游猎全部取消,连宫灯的燃用数量都有所减少。
    更令人动容的是,太后吕雉得知情况后,竟也主动下令,削减宫中开支,她的餐食甚至比刘盈更为俭朴。
    这位历经风雨、权势滔天的太后,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儿子事业的无条件支持。
    皇后萧潇、贵妃墨鸢、墨狐,亦纷纷效仿,褪去华服,减少用度,带领后宫嫔妃共体时艰。
    皇帝与皇室的以身作则,如同无声的号令,传遍了整个长安,也深深触动了许多忠诚的臣子。
    ——
    这一日,飞将李广、绣衣使者指挥使郑茂、以及舞阳侯世子樊伉三人,联袂求见刘盈。
    他们身着常服,面色肃然。
    进入宣室殿,三人并未如常行礼奏事,而是径直跪倒在地。
    李广率先开口,声音洪亮而真诚:“陛下!臣等深知朝廷如今用度艰难,皆因利国利民之新政所致!臣等不才,愿自今日起,辞还俸禄,以微薄之力,助朝廷渡过难关!”
    郑茂紧随其后,语气冷峻却坚定:“陛下,绣衣使者乃陛下耳目爪牙,享朝廷厚禄,值此朝廷艰难之际,岂能安坐领取俸禄?臣与一众弟兄商议,愿暂停俸禄,待国库充盈再行恢复!”
    樊伉也磕头道:“陛下,俺爹常说,咱樊家的一切都是高皇帝和陛下给的!如今朝廷有难,俺们不能光看着!这俸禄,俺也不要了!请陛下允准!”
    看着眼前这三位代表着军方、特务机构和新一代勋贵的臣子,刘盈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暖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37章天子节俭,暗流涌动(第2/2页)
    他快步走下御阶,亲手将三人一一扶起。
    “胡闹!”
    刘盈的声音带着责备,更带着难以掩饰的感动,“朕的改革,是国策!岂有让忠臣良将自断薪俸来填补的道理?尔等的心意,朕心领了!但这俸禄,必须照常领取!”
    他看着三人,推心置腹地说道:“此事是朕一意孤行,所有的压力与后果,理应由朕一力承担!岂能让尔等来背这口‘锅’?你们不怪朕,朕已深感欣慰。回想当初,你们封侯拜将,尚有封地可传子孙,如今虽提高了俸禄待遇,却终究是少了那份根基。朕心中,对尔等实有愧疚。”
    李广闻言,虎目微红,激动道:“陛下何出此言!臣等岂是那等只知计较个人得失之辈?陛下所为,非为一己之私,乃是为了天下百姓,为了打破豪强垄断,让万民能有田耕,有饭吃!此等胸怀,比天高,比海深!臣等若能见证此等盛世来临,纵散尽家财亦无憾,何况区区俸禄!”
    郑茂也沉声道:“陛下之心,日月可鉴。臣等唯有竭尽全力,护卫陛下,肃清奸佞,以报君恩!”
    樊伉更是直接:“陛下,您就别说这些了!俺们支持您!谁敢在背后说怪话,俺第一个不答应!”
    刘盈重重地拍了拍三人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份在困境中显现的君臣相得,成为了支撑他继续前行的重要力量。
    ——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如李广等人这般深明大义。
    刘盈的改革,尤其是触及土地根本和当前财政紧张的状况,在帝国统治阶层内部,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强烈的反弹和怨怼。
    那些失去了世袭封地的功侯列侯们,虽然拿着比以前多一成的俸禄,但心态却早已失衡。
    往昔,他们不仅是食禄者,更是一方土地的“主人”,拥有对土地上人畜物产的绝对支配权,那种土皇帝般的优越感和实在权力,远非如今区区钱粮可以比拟。
    “哼,刘盈小儿,倒行逆施!搞得如今朝廷穷酸,我等还要看那些户部小吏的脸色领钱!”
    “就是!以前在封地,何等自在?如今困在长安,如同圈养!”
    “听说国库都快空了,谁知道这俸禄能发到几时?还是实打实的土地可靠啊!”
    “他为了那些泥腿子,如此折腾我们这些功臣之后,简直忘本!”
    此类言论,在勋贵圈子的私密聚会、茶余饭后中悄然流传。
    不满的情绪如同瘟疫,在暗处滋生、蔓延。他们不敢公然对抗皇帝,但心中的怨气却越积越深,仿佛一堆干燥的柴薪,只待一点火星,便能燃起熊熊烈焰。
    而这“火星”,正潜伏在长安城的阴影之中。
    前丞相郦商的府邸,书房内灯火温馨,却掩不住某种日益滋长的阴暗算计。
    阿提拉化名穆沙恭敬地为岳父斟上一杯热茶,状似无意地提起了如今长安城中最热门的话题。
    “岳父大人,小婿近日在外行走,听闻……不少勋贵老臣,对当今陛下的新政,颇有微词啊。”
    阿提拉语气平和,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