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一章 勘查弊端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被点到陪酒,似乎都很失望,迳自跑去荡秋千,而留下的少女中,白莲喜滋滋的坐在金玄白身边,其他的女子则好像在抢位子,纷纷夹坐在两个男人中间。</br></br>她们坐定之后,没等吩咐,便替身边的男人把面前的酒杯倒满了酒。</br></br>张永举杯相邀,喝完了一杯酒后,问道:“劳镇抚,你此次和于千户带了千余人,跑了那么多地方,历时有八个月之久,结果如何?”</br></br>劳公秉自怀中取出一叠厚厚的油纸包,双手呈给张永,道:“禀告大人,这是属下的报告,详细记载所有经过情形,请大人查收。”</br></br>张永道:“弘武,你把这份文书先收起来,等我晚上再看。”</br></br>蒋弘武接过那叠厚厚的油纸包,小心翼翼地揣入怀中。</br></br>张永道:“劳镇抚,你且大略地把此行的经过说一妪,我们边喝边谈,也好增广一下见闻。”</br></br>众人边喝边谈,也无宾主之分,除了相互敬酒之外,就是听劳公秉叙述他这八个月的经历。</br></br>劳公秉说完之后,于八郎又加以补充叙述,让金玄白对于他们这次的任务,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br></br>原来这两名锦衣卫中的镇抚和千户,是奉张永之命,在八个月之前,从北京出发,领著八十五名锦衣卫校财和力士,赶赴各地去查勘宫家所设的制瓷,开矿、冶铁、纺织等行业的弊端。</br></br>因为根据秘函,司礼太监刘瑾早就派出心腹进入这些行业中,不仅私吞公款,贪污敛财,并且变卖产物,伪造记录,将生产出来的成品私运出去贩卖,所得大部份入刘瑾私囊。</br></br>劳公秉和于八郎便是经过张永重重考验,严格筛选出来的,他们忠于皇上,富于正义感,对刘瑾的不义早就心怀不满,这才获得信任。</br></br>张永和蒋弘武花了大半年的时候,找了一批忠心耿耿的锦衣卫力士和校财,经过一番训练之后,这才由劳公秉和于八郎两人带领到各地勘察。</br></br>他们此行的目的不是抓出谁贪污,谁变卖公物,谁假报产量,而是查出哪些人是刘瑾派出去的爪牙。</br></br>谤据劳公秉和于八郎的叙述,让金玄白得悉许多以前从未听过的事,这些事都有关于民生…</br></br>他所听到的第一项是关于陶瓷器业,在金玄白的请求之下,于八郎说明了大明皂朝关于陶瓷业的政策及措施,以及现在的发展。</br></br>原来洪武二年时,便在江西饶州浮染县的景德镇,设立了供皇室所用的御器厂,最初仅两座窑,到后来增为大龙缸窑、色窑、青窑等二十余座。</br></br>由于这些御窑生产出来的瓷器是供皇家使用,故此聘来的师父都是具有一流的技术,经过长期的研发和竞争,所以制瓷的工艺技术有了极大的进步。</br></br>当时的御窑厂是使用铁胚车制造瓷胚,而以吹釉法上彩,能够造出黄、红、紫、绿、青、蓝以及白底青花等不同颜色及图案的瓷器。</br></br>到了永乐之后的数十年间,瓷器业的技术更加突飞猛进,可制造出一个瓷器兼备五种彩色花纹的器皿,亮丽、美观,人人赞赏。</br></br>在这些精致的瓷器里,白釉和青花瓷,因美观、华丽之外,尚还兼具实用的特质,以至除了供应宫凸用之外,尚还拿来作为对外贸易或赏赐四邻小柄使者及朝廷重臣的主要物品。</br></br>尤其是在江西饶州御器窑厂所制造出来的青龙白地花缸、九龙九凤膳具诸器,以及多种龙凤纹白瓷祭具器皿更是傲视天下的珍品,被人视为传家之宝。</br></br>而主持御窑的太监和官员,却将如此精致的瓷器以多报少,将之偷出去贩卖给富商大贾,取得之利益惊人之至。</br></br>除了陶瓷业之外,开矿和冶铁的弊端更多了。</br></br>明初,官营的矿冶,包括金、银、铜、铁、铅等。其中以铁矿的开采最突出,早期,山东、山西、江西、陕西、湖广、广东六省,朝廷设了十三座铁冶所,一年所生产的铁,达到了七百五十多万斤,如果再加上四川、河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