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南等地的小矿厂,产量共达八百五十多万斤。</br></br>到了永乐年间,又在遵化、四川龙州、辽东等地新设铁冶场,最高的年产量曾达到一千八百五十万斤之巨,此后有所增减,相差不大。</br></br>至于银矿,在福建尤溪县的银矿场就设了四十余座,而在陕西、贵州、云南、湖广等地又有金银矿场数十处,生产出来的黄金一年约有五百两、白银约有四十万两之多。</br></br>而铅的产量最多,年产约有二千五百万斤之巨,最高时超过二千七百万斤。</br></br>永乐之后,不仅官方在各地设矿冶场,民间亦在许多矿脉所在的山区开矿冶炼,以至矿冶的技术日益精进,单以铁来说,不仅生铁§铁,甚至于精钢都可炼成。</br></br>至于铜器,金器、铸钱、土木建筑等技术,随著冶炼术的进步,也有了极大的改进和水准的提高。</br></br>不过自从刘瑾掌握了朝政之后,这些由工部掌管的各地矿冶场,都有刘瑾派出的爪牙入驻,以致产量日减,大批产品外流,显然是人为的因素所致。</br></br>而纺织业来说,洪武年问在南京首设内外织染局,以后又在浙江、杭州、苏州、绍兴和四川、山西等地开设织染局,在南京设蓝靛所,制造染料。</br></br>永乐年间,迁都北京之后,又在北京设立了内外织染局,再加上陕西织染局,负责生产织造丝绸、棉布、驼毡等。</br></br>所谓内外织染局,内局生产的织染品供应皇室,外局则供应朝廷所需。</br></br>从永乐之后,棉纺织业便以江南的苏、杭二州及松江为中心,这些地方生产出来的棉布,产量惊人,单翠供应军需,一年达到三十余万匹之巨。</br></br>而苏州是皇家织造锦缎的昕在,可说是全国丝绸重镇,全苏州的出产量,已号称是“日出万绸、衣被天下”,而此地之织染局由太监所控制,自然中饱私囊,贪渎极为严重。</br></br>金玄白听了劳公秉和于八郎叙述这八个月辗转于各地的所见所闻以及调查的结果,一方面感慨自己的无知,另一方面则痛恨刘瑾败坏朝廷风气,纵客朋党在各地贪渎污钱,因此忍不住问道:“张大人,对于这种奸人,难道就没有办法对付吗?”</br></br>张永之所以示意劳公秉和于八郎说出一路考查的结果,其目的便是要激起金玄白的义愤和不平。</br></br>此刻,当他见到金玄白一脸愤慨之色,不禁心中暗暗窃喜,故意长长叹了口气,道:“刘公公身居司礼太监之高位,权势日盛,连皇上连续派出三次法王和国师要去刺杀他,结果都是一去无回。”</br></br>金玄白冷笑道:“就因为他的身边有剑神高天行和剑豪聂人远护卫,所以你们一直没有办法对付他,是吧?”</br></br>张永苦笑了一下,道:“这里的几个人都是我们能信赖的,若是有别人在座,我们说了这种话,恐怕不出三日便会…”</br></br>他以乎作刀,放在颈脖之上,作了个砍头的手势,继续道:“你想想看,有谁不怕?”</br></br>邵真人道:“张公公,以金大侠的武功修为,对付一个剑豪聂人远绝对不成问题,不过再加上一个剑神高天行,就难说了!”</br></br>他的目光一闪,问道:“金大侠,请问令师枪神老前辈能不能为了拯救天下苍生,重出江湖?如果他老人家肯出面对付剑神,事情就定了。”</br></br>张永拍掌喜道:“哎呀,咱怎么没有想到这…”</br></br>金玄白打断了他的话,道:“你们不用打这个主意,家师绝对不会重出江湖。”</br></br>蒋弘武见到张永和邵真人一脸失望之色,问道:“金大侠,你能否说动少林和武当两派掌门,请他们派出十八罗汉掌布阵,困住剑神高天行?”</br></br>金玄白摇头道:“这是不可能的事,就算少林掌门肯答应,恐怕十八罗汉掌阵也困不住剑神高天行,何况此事牵涉到官家,少林掌门一定不肯这么做!”</br></br>诸葛明点头道:“张大人,金大侠之言不错,武林之事要由武林中人自己解决,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