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老朱的赏赐!巨大的成功!杨士奇和姚广孝的不解!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十万新钞就是一千万文,折银一万两。
    一句话便将赏赐增加了十倍,吉垣如何能不喜?
    一万两白银啊!
    在皇帝陛下身边侍候了这么久,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呢。
    吉垣连忙跪下磕头:“谢陛下隆恩。”
    “起来吧。”老朱挥了挥手,站起身来。
    他仰头望着天下飘过去的朵朵白云,心情格外的好。
    许久都没有这般开心了。
    之前朱允熥开办大明银行,进行新钞改革,老朱虽然未阻止,却也是在心里为他捏着一把汗。
    唯恐出了什么差错。
    好在一段时间过去。
    如今,事实证明,朱允熥成功了。
    新版大明宝钞,被民间百姓普遍接受。
    这让老朱也松了口气。
    咱这孙子,就是厉害。
    有魄力,有雄心,还有能力。
    连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却被他轻轻松松办成了。
    有这样的孙子,真好啊!
    忽然,老朱又想到了什么,问道:“这么多的防伪措施,新钞的制作成本,只怕不低吧?”
    吉垣弯腰微笑道:“那奴婢就不知道了。”
    “不过,奴婢听到消息,说是吴王殿下进行了多项技术改进,每一项都厉害得很。”
    “都能降低钞票的制作成本。”
    “所以,印制这些新钞,应该是花不了多少钱的。”
    “要不然,吴王殿下也不会将新钞的币值,都定得这么低。”
    老朱微微点头。
    吉垣说的,确有道理。
    新钞的最小面值,才一文钱。
    熥儿既然印这样的钱,就说明其制作成本,还要远远低于这个数。
    毕竟,一张新钞很小。
    老朱再度望向天空,心中堆积许久的阴霾皆一扫而空,喃喃道:“标儿,你都看到了吗?你的儿子,咱的孙子,真了不起啊!”
    声音极轻,便是呆在一旁的吉垣,也完全听不到。
    看着皇帝陛下在发呆,吉垣小声出言道:“吴王做成这等大事,陛下要不要也重重赏赐一下呢?”
    不料,老朱却是摇了摇头,高声道:“赏什么,不用赏。”
    “咱的龙椅是他的。”
    “万里江山是他的。”
    “整个大明天下都是他的。”
    “咱还赏他干嘛啊!”
    “咱赏他整个大明天下,难道还不够吗?”
    ……
    大明银行总部所在的后院。
    朱允熥正与杨士奇、姚广孝两人一起交谈。
    下方,数十名账房先生正噼里啪啦打着算盘。
    这段时间,大明银行和新钞,取得了令朱允熥都意想不到的成功。
    原本他还担心,大明的百姓,被原来的大明宝钞坑惨了,不会轻易信任新钞。
    没想到,随着一系列的措施强制推行,新钞竟然以极快的速度,重新取得了百姓的信任。
    有时候也不得不感慨,老百姓们的集体记忆,似乎并不是多好。
    而方便快捷这一特性,对人的影响,远比朱允熥原来想象的要大得多。
    当然,这其中也离不开《大明日报》大力宣传的功劳。
    舆论的威力,是十分可怕的。
    日复一日的宣传,会潜移默化的改变人的心理认知。
    新钞就这样被迅速的接受了。
    至于原来旧钞……
    在朱允熥看来,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将其遗忘。
    不闻,不问,不管,当其不存在……
    原因有三。
    一是无论用什么价值去收回旧钞,都不合适。
    定价过低,会使得旧钞折价严重,打击纸钞在人们心中的信誉。
    定价过高,又非常不划算。
    二是若要大面积回收旧钞,则凭空增加了新钞所需要的供应量。
    货币在刚刚发行的时候,控制供应量是非常重要的。
    供应量过多,就有迅速贬值的风险。
    即使强行通过银价和粮价稳定其贬值,但其他商品呢?
    很难说不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造成商品价格普涨。
    第三个问题,也是最严重最可怕的问题。
    因为旧钞防伪不行,即使是大明朝廷自身,都无法分辨出哪些旧钞是朝廷印制的,哪些是伪造的!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这就有点令人极度无语了!
    如果真的大规模回收旧钞,究竟会收回多少假钞,那只有天知道。
    依靠严厉的刑法,让那些造假者不敢?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朱允熥还真不相信这能起多大的作用!
    所以,不闻不问不管,就成了最好的措施。
    反正大明朝廷对以前印制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