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寒门出身的军事奇才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哄得团团转。
    他得出了一个结论,要想有所作为,就要尽快远离这个是非之地。
    公元前45年,匈奴郅支单于表示愿意归附,派使者进贡,顺便要求带走作为人质的儿子。
    早在汉宣帝的时候,匈奴内部就分裂为两支,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都送了儿子到汉朝为人质。
    呼韩邪单于真心归附亲自到汉朝称臣,郅支单于朝三暮四,今天攻打这个,明天讨伐那个,经常性的在搞阴谋诡计,还曾经围困了汉朝使者江乃始等人,并狠狠的羞辱了一番。
    公元前44年,朝廷派了卫司马谷吉护送郅支单于的质子,鉴于这哥们以往反复无常、恩将仇报的个性,又顾虑到古大人的脑袋存在搬家的风险,大家都认为古大人将质子送到边境就行了。
    谁知古大人是个一根筋,认为我们替他养了十年的儿子,那是对他有恩,要送就送到人家手里,送到半路上算怎么回事。
    再说了,江乃始被羞辱,那是江乃始没胆色,没智慧,我可不是他,看我的。
    古大人一行浩浩荡荡将质子送到了郅支王庭。
    留下了质子,留下了自己的脑袋,还留下了随从的脑袋。(随行人员最冤,一次公差丢了脑袋)
    事实证明郅支单于就是一个嗜杀如命的反骨仔。
    郅支单于也知道自己这把玩的有点大,害怕了,一直向西逃到了康居(哈萨克斯坦南部及锡尔河中下游),康居王为了借助匈奴的势力攻打乌孙国(新疆阿克苏),便把女儿嫁给了郅支单于,郅支单于也把女儿嫁给了康居王(互相成为了老丈人)。
    康居王依靠郅支单于的帮助,几次攻打乌孙,一度杀入乌孙的都城,抢夺牲畜财产,残杀掠夺人民。
    郅支单于更是肆无忌惮,不断的征发百姓筑城,要求阖苏(咸海、里海以北)、大宛(费尔干纳盆地)等诸国每年要给他进贡,还与康居王闹翻了,杀了康居王的女儿、官吏、百姓,并支解后丢到了河里。
    汉朝先后三次派遣了使者找郅支单于要谷吉等人的尸体,这家伙不仅不给,又挨个把使者羞辱了一遍。还嘲讽说,让我继续做你们汉朝的臣属吧,还用把我儿子送来当人质吗?
    现在看来,这家伙多少有点神经病,一切以自己的痛快为中心,不是在杀人,就是在杀人的路上。即使杀不成的也要趁机过过嘴瘾,好好的羞辱一下,反正就是个只占便宜不吃亏的主。
    赶快蹦跶吧,没多少活头了,要你命的那个人已经磨了好几年的刀了。
    公元前37年,奭皇帝下令全国选秀女入宫,幸福自己的生活。在这多次选秀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女性,她为汉朝的边疆安宁和中原与塞外的长期和睦友好,乃至于中华民族的融合作出了巨大贡献。
    李白曾作诗怀念这位伟大的女性: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常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家使人嗟。
    她就是王嫱,字昭君。
    公元前36年,陈汤主动请求出使西域,奭皇帝任命甘延寿为西域都护、骑都尉,陈汤为西域副校尉,派二人出使西域。
    当时的西域被郅支单于搅合的非常混乱,到处烧杀抢掠,汉武帝时期好不容易打通的丝绸之路也濒临断绝,西域各国更是深受其害。
    陈汤的主动请命,在朝堂上获得了一致通过,因为在奭皇帝看来是解了燃眉之急,在其他官员看来这是自寻死路,他们更庆兴没让自己去,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嘛。
    远赴西域吧,陈汤,自古乱世出英雄!
    西域,是对我国新疆和中亚等地的总称,因位于甘肃敦煌市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而得名。在张骞打通西域之前,匈奴一直是支配西域各国的势力。
    汉宣帝(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府,将治所设置在新疆的轮台县,由中央王朝直接管理西域三十六国。
    主要职责是守境安土,协调西域各国间的矛盾和纠纷,制止外来势力的侵扰,维护西域地方的社会秩序,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
    陈汤终于得偿所愿,远离了那个乌烟瘴气的朝堂,在西域他是二把手,只要能获得一把手的支持,就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
    陈汤面对西域的现状,缓缓的向一把手甘延寿说出了他的计划:
    陈汤:老甘啊,咱们两个守卫西域,可西域现在被郅支单于弄得乱七八糟的,这家伙现在有康居国的支持,又在不断攻打乌孙和大宛等国,还时不时的骚扰安息、月氏、山离乌弋等国,被他这么上蹿下跳一段时间,商路断绝、属国战乱,咱两是脱不了干系的。
    甘延寿:这种情况我也知道,这家伙一刻也不消停,还是要想个办法收拾一下。
    陈汤:咱们出兵把他给灭了吧,可以用屯田的官兵加上几个属国的兵力,一定可以宰了这小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