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岐在23年一个普通从业者的视角来看,希望还是不大。</P>
不仅时间上需要更久,在技术上可能也需要非常专注。</P>
19年到21年,特斯拉突破万亿,大出风头,但马斯克要玩的东西实在太多了。</P>
炒币,买推特,参与美国ZZ,发射火箭。</P>
对比一直埋头专注电车和电池领域的宁德和bYd,自然显得不够专注。</P>
等到末期,就连特斯拉的电池也开始采用宁德的磷酸铁锂,搞得那个男人在23年第二次参选大统领的时候甚至开始经常有反对电车事业的言论。</P>
“我们美国有那么多的石油资源,为什么还要发展电车?”</P>
“我们买了华国太多的电池,他们在偷走我们的工作!”</P>
言论稍显反智了一些,那个男人当然知晓新能源车的大趋势,如此发言,只是为了选票和岗位。</P>
不过同时的确也能反映出一些问题,那就是先发者特斯拉似乎的确遭遇了一些路线上的问题。</P>
孟繁岐也不大懂具体的技术细节,但至少在电池技术上,国产企业是完成了反超。</P>
2023年的尚海车展上,更是推出了仰望系列车型,在行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P>
至于销量,也早就追赶了上来。</P>
“这便是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的含金量了,在特斯拉破万亿的道路上,尚海超级工厂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至于后续特斯拉的进展不够快,也跟其余超级工厂拉了大胯有脱不开的关系。”</P>
孟繁岐准备牵头促进特斯拉在尚海兴建超级工厂,最近和马斯克聊过几次,他非常意动。</P>
因为特斯拉如今最大的危机就是产能。</P>
只可惜,即便这个超级工厂再成功,马斯克也不可能继续在燕京又或者是其他华国城市兴建第二第三个超级工厂。</P>
这倒不是他不想,以尚海超级工厂的实际效益和输出来看,马斯克肯定是非常满意的。</P>
不能全部压注华国,这是国际关系决定的,如果全副身家压进来,到时候美国一个政策,马斯克可能就直接完蛋了。</P>
至于其余位置的选择,马斯克的算盘打得很响,直接在德国兴建,插入欧洲腹地。</P>
结果两个新厂,柏林加德州,一对大聪明硬是搞了三年,还没有尚海这边一年的进展快。</P>
尤其是德国工厂,当时兴建的时候需要铲掉一片森林,而森林里有一种蛇。</P>
爱蛇人士就去闹事,说哎呀要保护动物,必须等到蛇冬眠睡醒了才能铲掉。</P>
同时还遭遇了德国工会的阻碍,耽搁了柏林工厂的工期。</P>
如此办事,当然是一坨稀烂。</P>
并且德国虽然是油车底蕴深厚的工业强国,但实际上缺乏成体系的电动汽车产业链。</P>
德国引入特斯拉的目的其实跟华国一样,都是希望利用特斯拉带来鲶鱼效应,促进德国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发展。</P>
不过与华国拉胯的油车不同的是,德国的传统燃油车势力实在太强大了,特斯拉势单力孤,卖的不够多,配套产业链自然也就上不去。</P>
从这个角度来看,华国超强力度的补贴还是有其重要价值和意义所在的。</P>
虽然被直接骗跑了三四成,不过重赏之下,全套电车的产业链终究是一点点地做起来了。</P>
在整个谈判过程当中,孟繁岐多次出力斡旋,为特斯拉争取到了在尚海的一个相当优惠的条件。</P>
那就是独资建厂。</P>
熟悉国内汽车行业的人都清楚,目前为止,国内是不存在独资的外来汽车厂商的。</P>
要么就是国产品牌,要么就纯进口,要么就中外合资。</P>
这是因为华国汽车工业起步晚,为了保护本国的汽车工业,便拒绝外资汽车企业单独进入华国设厂。</P>
走进口这一条路,国家可以通过提高关税管控,导致进口车的价格奇高,一般用户根本消费不起,转而购买本国汽车,从而更好的保护本国的汽车工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