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停车场还要分支持和不支持的?”唐璜第一次听说停车场竟然还能这么分。</P>
“那当然了,如果你把车开到了车位旁边,但是想让它自动停入车位,这个难度就比较低了,仅仅只是L2级别。可若是想让它在停车场门口就自己进去找车位,方圆三五米的感知范围肯定是不够的。它不仅要停进去,还得自己能回来才行。”</P>
“想要实现这个整体的过程,也有两种办法。一是记忆路径,人类司机先自己开一次,车辆记录下停进车位的全过程,之后就能够智能复制这一过程。这种办法局限性就大一点,它只能记忆特定的线路,也只能返回原处,只适用于特定车位。”</P>
按照目前的技术情况,特斯拉已经可以勉强做到这件事了,不过量产有难度,车载芯片的算力还跟不上,量产估计还要等一段时间。</P>
就是不知道马斯克是否会现在就把这个饼画出来,毕竟展示之后,实装在特斯拉上拖延个一年也是正常的事情。</P>
聊到这里,台上马斯克已经闪亮登场,看着他在诸多镜头面前尽情热舞的样子,孟繁岐估计这个饼多半是要画出去了。</P>
“记忆路径这种简单的方式没办法自己寻路,也没有办法在其他地点召回车辆。想要完成这种功能就必须获取整个停车场的地图。车辆自己把整个停车场跑一遍可以自行建立起,但肯定不如停车场自己就提供地图来得方便。”</P>
“停车场支持这种功能是好事,如果停车场支持的话,一旦自动泊车的过程中出了事故就比较好定责了。不过即便这种功能真的做出来了,我估计短期内法律法规恐怕也会规定,要求驾驶员一定要在车内才行。”</P>
孟繁岐倒不像马斯克那么急,他知道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P>
“那要是我人还得在车上,这自动泊车还泊个什么劲儿啊。”唐璜闻言很是失望,原本我自己停车,现在自动停车,但我要在车里盯着看。</P>
那岂不是没什么区别了?</P>
这时,马斯克总算说完了前面的那些有关梦想和奋斗的客套话。</P>
他没有采用视频的方式,而是在现场直接摆放了好几辆车,地上也同时绘制了相应的车位线等标识。</P>
很显然,马斯克准备在现场直接展示这项技术。不过这同时也意味着他能够展示的部分最多只是L2级别,方圆几米内停进车位的功能了。</P>
更多的东西这个范围的大小展示不出来。</P>
“如果只是开到车位旁边自动停车的话,不仅没什么区别,自动泊车的速度恐怕短时间内也很难超过人类。如果说人类将汽车停入特定位置需要十秒钟的话,自驾智能很难能够超过这个数字。并且,由于自动停车的时候,驾驶员自己没什么事情做,因此他会觉得等待车辆自动驶入停车位的这个过程特别漫长。”</P>
“车辆自己停入车位如果使用了十五秒,他的主观感受至少得是二十秒,也就是自己泊车速度的一半。这会对他的使用意愿有很大的影响,因为用户会觉得自己的时间被极大地浪费了。”</P>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平时并不会遇到多少以自己的水平完全没有办法停车的场景。</P>
因此最初觉得非常新奇地使用了一两次这个功能之后,驾驶员通常就会觉得这东西非常麻烦。</P>
车停得很慢,车辆自己停车的时候心里还放不下,一直在左顾右盼,确认是否会损害到车辆。</P>
看车辆自动停车比自己停车还累!</P>
不过此时的马斯克根本没有想到这方面的问题,他正沉浸在自动驾驶成功走出第一步的喜悦当中。</P>
一辆全新的特斯拉电车缓缓驶入,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它车身周遭重构出来的三维世界,引来了观众们一阵阵的惊呼。</P>
因为这显然是基于神经辐射场的第一版自动驾驶空间感知技术。</P>
“这一切都没有用到任何雷达类型的传感器,一切都是基于视觉图像做到的,这就是孟繁岐的神经辐射场吗?不到两个月前他才在AI峰会上谈到了神经辐射场和自动驾驶,现在特斯拉已经做出了第一个测试场景。”</P>
太快了,实在太快了。这是所有围观群众的唯一感受。</P>
此前,感知空间使用的都是超声波雷达作为传感器,通常需要四个长距加八个短距,十分繁杂。</P>
而现在,马斯克正在激情地介绍着,特斯拉已经实现了完全依靠视觉的版本。</P>
马斯克手持智能手机,通过特斯拉的移动应用启动了自动泊车模式。一阵机械的嗡嗡声响起,车辆的方向盘自动转动起来。</P>
在观众的惊叹声与掌声当中,特斯拉巧妙地穿梭在其余车辆之间,准确地识别并绕过障碍物,寻找着一个合适的停车位。</P>
马斯克则自信放心地站在一旁,向大家解释着这项自动泊车技术的原理。</P>
车辆利用神经辐射场技术准确测量了周围环境,实时重构出了一个精确的三维地图,并且能够在毫秒级的时间内作出决策,以确保安全和高效的泊车。</P>
在接近停车位时,特斯拉以惊人的准确度停了下来,完美地停放在标线之间,与前后左右的其他障碍物保持着非常安全的距离。</P>
新时代的自动驾驶技术翻开了全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