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骑兵来回四月有余,跟随战马几乎死伤殆尽,着实不易。”李承乾抬头,看向李百药道:“传旨下去,所回五人尽授伯爵爵位,其子即授子爵,其孙授男爵,若再有立功,以功相加。”
“是!”张大象肃然拱手。
大唐朝规,开国爵位,世袭罔替,非开国爵位,每代有降,但降者无规。
有的人在降代继承,有的人则是一代之后,就彻底再无爵位,继承之法与勋功有关。
如今这五人,之后三代以内都有爵位,而且有功还能升授。
这已经是大唐历代以来,所有最丰厚的了。
李承乾将奏本递给张大象,说道:“现在加紧完善大唐疆域图,玄阙州,金微州,幽陵州,要彻底的连起来,北面疆域必须归定。”
“臣领旨。”张大象拱手,然后快步的转身离开。
李承乾看着张大象的背影,稍微松了口气,如今封禅之事,就差玄阙州的这份东西了。
苏勖的天下学堂,许敬宗的《百家姓》,全部都已经在整个天下之力下完成。
举国之力,完成并不难,唯一难的,就是这北冰洋之事了,如今已了。
封禅的最后准备,马上就要完成了。
……
五月初,时近封禅,天下百余刺史,都督,都护,还有四方诸夷国君,使者,致仕老臣,全部云集洛阳。
一时间洛阳鼎盛。
在这个时候,一位关键人物的回京,让天下人再度将注意力放在了紫微宫。
扬州大都督府长史苏亶。
皇后的亲生父亲,皇帝的岳丈,太子,雍王,代王,永康公主,永乐公主的外祖父,回京了。
尤其这一段时间,时常有长孙无忌要致仕的消息传出,这让人们更加关注关陇门阀接下来的领头人之事,而国丈苏亶,将最后可能成为顶替长孙无忌的那个人。
贞观殿中,李承乾和苏淑坐在御榻之上,面前的桌几上摆放着一碟碟精美的佳肴。
苏勖,苏亶,两家人坐在左侧,而诸皇子公主,包括太子也都坐在了右侧。
李承乾放下酒杯,然后看向苏亶,认真说道:“多年以来,少府在杭州,苏州,湖州,越州,广开桑地,大量丝绸生产,供给朝中赏赐,还有南北商贸交易,岳丈统管,着实不易。”
这些年,李承乾虽然广有天下,但实际上在别人看不到地方,他还做了很多事情。
其中组织大量人力物力改进纺织技术,就是最大的秘密,也是从一开始就交给苏亶在管的。
这些年秘密的帮助李承乾赚了大量的钱财。
这才能够让他有足够的底气南征北战。
“封禅之后,江夏郡王要致仕了,岳丈便转任洛州都督吧,回洛阳好好的歇一歇。”李承乾笑笑,说道:“岳母也可以留在洛阳,朕和皇后,每年都会东巡洛阳,到时候一家人团聚,也是美事一桩。”
“多谢陛下!”苏亶神色恭敬的躬身,但眼底深处还是稍微松了口气,他是国丈,因为这重身份,所以皇帝早先一直没有让他回朝中的打算。
便是因为他一旦回朝,便很有可能会和长孙无忌产生冲突,到了那个时候,苏亶不可能是长孙无忌的对手的。
那个时候反而麻烦,还不如留在外面积累资历。
如今的洛州都督是从二品的官职,甚至已经在侍中和中书令之上,仅在尚书左右仆射之下。
当然,他没有进政事堂成为宰相的资格。
即便是如此,这也已经是苏亶能够走到的极限了,至于再高,就是苏亶自己也不敢多想。
“朕知道,岳丈在江南,对于民生之事多有手段,如今洛州都督统管整个江南时,该改革的就去改革。”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也不是封禅了,天下事就不用做了,实际上封禅,不过是天下事的另一个起点罢了。”
“臣等谨遵圣训。”殿中诸人齐齐拱手。
就在这个时候,张阿难无声的出现在殿门前。
李承乾对着张阿难招招手。
张阿难迈步走进殿中,对着李承乾认真拱手道:“陛下,户部有奏,大唐疆域图已经完成。”
李承乾的呼吸顿时重了起来,他缓缓的站了起来,轻声道:“封禅的一切准备,齐全了。”
“恭贺陛下。”
李承乾轻轻闭上眼睛,呓语道:“开始封禅吧。”
……
五月初九。
天朗气清。
一身明黄色衮龙袍,头戴白玉冕旒的李承乾,晨起便率领诸王和满朝文武百官一起祭祀太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百四十三封禅(大结局)(第2/2页)
然后才从紫微宫启程,沿定鼎门大街,朝着嵩山而去。
洛阳城内,无数百姓跪倒在长街两侧,不敢抬头看向神色庄严无比,如同神圣一样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