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中权臣,虽然修仙了,可依旧保持着自己权臣的尊严,不愿去学习炼丹,布阵,画符和炼器。
毕竟以他们的地位来说,只要负责日常修为,丹药自由仙禄发放,阵法也不需要亲自布置,符箓这些战斗用的东西也不需要他们亲力亲为,在大明仙朝,谁敢对他们动手呢?
至于炼器?那不就是匠人吗?
虽说如今朝廷变法了,没有所谓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意识,可他们还是不愿屈尊。
不过如今有了本命物后,像是严嵩严世蕃这些,本命是兽类的,只需要喂养灵物就能让其着装成长,但物件的就只能不断提升品阶了。
比如说胡宗宪的本命是一把剑是法器,那就只能打磨,加材料,重新锻造,提升品阶。
若是品阶从法器提升至灵器级别,那灵器反哺本命长剑,然后本命反哺的修为自然也会更快,更多。
所以,这些平日里对工匠行业瞧不上的朝中权臣,只能放低姿态,开始学习了炼器之法。
“本命是兽类的反哺的修为最多……”嘉靖看着本命高原上,查看着收获的修为,微微摇了摇头,并未全部收入自己囊中。
若是此前没有突破金丹期的时候,他自然会把严嵩等人反哺上来的修为吸收了反哺自身。
但现在他已经是金丹期的修为了,这点反哺过来的修为,对他的作用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因此,嘉靖决定把众人反哺的修为,通过本命田反哺回去。
如此一来,又会有一批人修为暴涨了,像是那些距离下一个境界一线之隔的,比如吕芳,陆炳等人,应该就能直接突破练气九层。
当然,这些还都是交出本命,以及大明仙府,需要特别关注的众人,像是大明仙武司,那群仙武卫,以及石三麾下不少踏上修仙的太监,也有不少人修为达到了练气中期。
不过嘉靖倒是没有急着立刻给众人赏赐修为,打算回去后,再给众人封赏。
之后,嘉靖又开始查看起了南京城。
如今这座大明第一座修仙大城,可以说修仙文化最为浓郁,关于修仙境界,随便一个百姓都能说的头头是道。
当初在南京城的那一万登记在册的仙苗,在张居正等人的支持下,开始步入各行各业。
还有几个已经成长为翩翩少年的仙苗,开始娶妻生子,建立自己的家族,经营产业。
此外,还有不少仙苗开始涉及修仙百艺。
像什么文武兵农,医星卜相、丹器符阵、咒印堪舆、礼射御数,乐弈书画、神魔辟剑、魇锁遁藏、巧房偃血,祝诅蛊毒、商膳织酒、舞像戏筑、寻采解鉴,变感意界等等。
当然,这些都是大明仙府中,那一万两千仙苗所学习的必备课程。
至于来源,自然是“修行通识纪要”中记载的了,术法来源也都是嘉靖从大明仙宗传承阁和四方城内购买而来的大众货。
不过对大明这个刚刚踏入仙途的王朝来说,却是完全够用了。
修仙百艺,在黄锦的授意下,已经传播了出来,南京城内大大小小的修仙家族,散修仙苗,几乎是人人都有谋生的手段傍身。
因此,当初朝廷登记在册的一万仙苗,除了家世背景不凡,不需要自力更生的,其他人都或多或少的开始发展了起来。
或是与同为修者的人结为道侣夫妻,组建家族,或是盘下一桩修仙产业,小范围的交易,要么就与官府朝廷做交易,换取灵物资源。
七年时间过去了,在嘉靖的视听之下,南京城的仙道事业,蒸蒸日上。
甚至,为了让鼓励这些修仙者大力发展,将南京城打造成繁华的修仙大城,张居正等人更是上疏朝廷,要求成立“仙法司”。
明面上依旧负责协理内阁的裕王跟景王没有考虑多久,跟内阁商议后,直接大手一挥同意了,对此吕芳跟司礼监也是顺手批红。
嘉靖离开前有过放权,只要是可控范围内的发展,不需要特意禀告,特事特办即可。
乍一看去,如今的南京还真就像那么一回事,若放在修仙世界某个偏僻一隅之地,有修士进入,必然会当做是某个落后的修仙小城,而不会怀疑这是座凡人城镇,修仙才是稀罕事。
除了南京城内,应天府范围内,不少县镇,村落,也都有修仙家族悄然发展着。
毕竟在这些百姓的意识里,修仙是朝廷的事,他们这些人,仙法来历不正,若是被发现,岂不是要遭到朝廷的查封?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的一举一动,家族的发展,全都在锦衣卫、东厂、西厂,甚至是整个大明仙朝最上层的观察之下。
朝廷要的就是这种可控状态下,仙道的野蛮生长,以此推进仙朝的发展。
整个应天府,很大,七年时间过去了,修仙百艺也还只是摸索阶段,连皮毛都不曾达到。
等到仙道野蛮生长,填充整个应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