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聚气海,凝金丹,嘉靖六十年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甚至是装不下,向着周边府县开拓,还很早。
    不过不论是朝中众人,还是嘉靖,对现在应天府的发展,都很满意,一切都在稳定发展。
    最后,嘉靖又看了看三大营、五军都督府麾下,大明境内各都司卫所的发展情况。
    七年时间,仙武法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全军覆盖,几乎人人都领到了一份功法。
    至于仙法,只有百户以上的军户家庭才可以修炼,并每月向朝廷领取一份“仙饷”。
    随着仙武法向全军普及,户部的钱自然是流水一般往出流,不过现在的大明还能挺得住。
    而且朝中官员,对世俗的钱财,如今可以说是早已没有了需求,人人都对政绩看的无比重要,毕竟政绩代表着仙法,资源,长生。
    京城四品以上的官才能得到仙法,那么怎么才能入京城当官呢?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做好自己的父母官,然后等待每年考核。
    这个时候,如果有哪个官敢贪污受贿,呵呵,那可真是其他所有官员的福音了。
    对下官来说,把上官拉下马,自己才能升上去,上面的位子就那么些,别人不下来,自己怎么上去?因此拉别人下马是每个人的共识。
    一个个官员,整天双眼冒光的盯着自己的上官,而被盯着的紧张至于也盯着自己的上官。
    一时间,整个大明官场,可谓是清风一片,如此一来百姓们自然是叫好连连。
    此前官民猜忌的情况早已不复返。
    再加上朝廷取消宵禁,两京一十三省,各府、县、州的官员,为了政绩那是拼了命的发展工、商、农、娱乐业。
    而大明跟周边诸国,甚至是海上诸国的贸易也是越发的频繁。
    至于海上诸国对大明有修仙一说,七年时间依旧保持着怀疑的态度。
    不论留在南京城的海外诸国的商人如何写信,如何如何保证,都是真的,但传回去后,欧洲诸国始终都不愿意相信。
    不过这也不奇怪,毕竟大明的仙道只控制在了应天府范围内,甚至出了南京城,那些还在起步中的修仙家族,更是隐藏的极深。
    这些外邦商人,自然不可能了解到什么。
    像是南京城内,刚刚起步,开始经营商业,或者是从事修仙百艺的修仙家族和散修,早已形成了独特的修仙者圈子,自家百姓都难以融进去,更别说一些海外诸夷了。
    当然这些商人就算是想要买点跟修仙有关的东西回去也做不到,毕竟这些修仙者自己都还在摸索起步阶段,像是符箓、丹药自然没有。
    偶尔用灵米之类向朝廷“仙法司”换取的丹药,符箓,都当做是传家宝对待。
    至于灵米,对于这些修仙者来说,那可是作为货币,和修炼资源的稀罕物,谁给你用一个番邦夷人用世俗钱财卖?
    “呼,”大致看完七年时间,大明仙朝的发展,嘉靖轻呼出一口气,嘴角不由得勾出一抹欣慰的笑容,心中暗道:“还是不够爆。”
    “不过,短短的七年时间,能有一个真正修仙大城的雏形,已然不简单了,慢慢来吧……”
    “不过,”想着,嘉靖的面色又有些严肃起来,“对于如今的大明仙朝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资源的供给……”
    通过这一次试听天下,嘉靖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就比方说炼器方面的材料,太过稀少。
    以至于像是胡宗宪这样的内阁大臣,想要打磨自己的本命物都找不到合适的材料。
    再比方说关于丹药的炼制。
    即便自己在修仙世界带回去的是一些基础当中的炼丹之法,可很多灵草,灵药根本没有。
    比如在修仙世界,练气期最普遍,也是最受散修层面修士追捧的“聚气散”。服用后,可以在短时间内让灵气以最快的速度恢复。
    这对于那些刀口舔血的散修来说,物美价廉,有时候甚至能救命的东西。
    大明如今正是大力发展的时候。
    像是现如今,两京一十三省,道路的拓宽,改善,还有山体的开凿,除了“大地宝轮”外,如今徐璠的军备院还打造了不少仙工之物。
    很多都是需要练气期的修者才能使用。
    此外,还有用来煅烧,提炼的仙工之物,也是需要用到最低都是炼气期一层的修仙者才行。
    但是这个过程当中,毫无疑问的会消耗修仙者大量的灵气。
    灵气消耗就需要补给,而大明想要恢复修仙者的灵气,只能通过服用灵物,但如此一来,若是时间一长,整个工程消耗的灵物会非常庞大。
    即便大明如今有两座“灵仓”,可这俩座“灵仓”,第一座瀛州府,需要将灵物资源,用作朝中百官的“仙禄”和军中“仙饷”的。
    第二座,南京城诸多灵田,也大多是取之于斯用之于斯,堪堪能满足自身供给。
    如此一来,就只能增加“灵仓”。
    可是这显然不是增加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