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角色的选择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的朗读片段,配文只有八个字:“开口很难,但值得。”
    播出二十四小时内,全网播放量破亿。微博热搜挂着一条话题:#原来沉默里也有光#。无数网友自发上传自己的“未完成的信”:有写给自杀好友的道歉信,有向父母出柜却被拉黑后的独白,还有退伍军人写给战友的祭文。
    一位网友留言:“我一直以为没人懂我的痛,直到看到这些信。原来我不是怪物,我只是太久了没人听我说话。”
    我回复她:“你现在被听见了。”
    春节前夕,我独自回到纪念馆。工程已近尾声,青石板路铺到了院心,风铃重新挂起,随风轻响。我在父亲的书桌前坐下,翻开新的笔记本,准备写下《听见沉默的人》第二部。
    这时,门被轻轻推开。是李晓冉,怀里抱着一摞文件。
    “广西那边来了新消息。”她说,“韦大志老师病倒了,脑梗。但他醒来的第一句话是:‘让小山继续读书,还要练朗诵。’”
    我沉默良久,起身说:“订票,明天就走。”
    飞机上,我翻看她带来的资料。原来这些年,韦大志不仅坚持教学,还自编了一套乡土语文教材,收录当地民谣、传说与学生习作。其中有一页,是他摘录的父亲那句批注:“知识可以被剥夺,但不能被消灭。”下面是他写的注解:“此话救我性命,今传诸学子。”
    抵达弄怀屯时,已是深夜。村子依旧停电,唯有医院房间亮着一盏应急灯。韦大志躺在病床上,半边身子无法动弹,可看见我进来,竟努力扯动嘴角,发出含糊的音节。
    我握住他的手,轻声说:“您不用说话,我都懂。”
    他点点头,眼角滑下一滴泪。
    第二天,我在病房外召集全村师生,宣布成立“陈之远乡村阅读基金”,首期投入三百万元,用于改善桂北十所偏远学校的图书室与语音设备。同时,我们将把韦大志的教材整理出版,命名为《大山里的语文课》。
    仪式上,韦小山站出来,面对众人,又一次背诵《荷塘月色》。这一次,他的声音坚定而清晰,每一个字都像种子落入土壤。
    我望着他,忽然想起父亲日记里的一句话:“教育的本质,不是灌输,是点燃。哪怕只是一星火光,也可能照亮一代人的眼睛。”
    回京后,我将这一切写入新书第一章。结尾处,我写道:
    >“我们总是急于让人发声,却忘了先为他们点亮一盏灯。
    >有些声音沉寂太久,并非因为不愿说,而是从未有人真正准备好去听。
    >而我要做的,不是替他们说话,而是让这个世界,重新学会倾听。”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