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卖方市场无存货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总是要离开家乡,离开那生我养我的地方,去到远方,找寻生活的不一样……
    陈元庆没有是再去县城坐客车了,而是坐着一辆前往渝州送货的货车。
    是福乐贸易自购的一辆货车。
    前苏联生产的……
    错了,是苏联生产的单排座驾驶室平板车厢的卡玛斯卡车。
    此时的苏联还在。
    拥有后双桥10轮设计,标准载重15吨。
    还有自卸车版本。
    卡玛斯可是苏联卡车的龙头老大,在建厂之初动员了苏联国内的上千家企业以及100多家科研院所,还大力引进欧美国家的设备和技术,基本上把当时发达国家的汽车科技都集齐了。
    像是卡玛斯这种平板车厢卡车,一般就是来春井坊酒业拉酒到福乐贸易设立的区域中心仓库。
    专门搞长途运输。
    另外福乐贸易还采购了用作中短途运输的嘎斯GAZ-53-12型4.5吨汽油中型卡车。
    油耗24L/百公里,时速30-40km/h。
    1986年挂牌价格17000元。
    当然了,挂牌价是挂牌价,想要真的买到,肯定是得要加价,并且还得要一些额外开销。
    对于福乐贸易来讲,购车是很现实的需要。
    毕竟福乐贸易用车的地方太多了,需要不断的拉货。
    找运输公司,也是不好弄。
    此时可是运输行业最好的时代,生产企业的厂长都得要给卡车司机递烟的年月。
    为什么啊?
    不就是因为拉货的车子不好找嘛!
    谁要有辆能拉货的车子,在现在绝对不用操心没有运货单子的问题。
    反而是得要挑选一番,单子能不能拉。
    心情不好,直接就休息。
    能把对方给急死,各种的来给你说好话,然后加运费。
    福乐贸易用车多,总是不能每次用车,都得要去找车。
    本来就急,这直接急上加急。
    福乐贸易渝州仓库,这是一间挺大的仓库,原先是属于某家国营单位,现在被租了下来。
    陈元庆从货车上下来,目光打量仓库内的情况,并没有多少箱酒。
    看样子,销售情况还不错。
    很多的企业都在追求“零库存”,现在福乐贸易算是初步达成了。
    陈元庆目光看向走过来的张鹏:“才是多久不见了,连摩丝都给打起了!”
    摩丝,最早的定型产品,一般都是泡沫状,湿度很大,造型能力强。
    后世一般很少见到了。
    张鹏轻抚了下头发,不敢用力压:“这不是为了有个好形象嘛,再怎么的,我现在也是老总了。”
    陈元庆笑着摇了摇头,和张鹏一起出去上了边上停着的面包车。
    仓库外面路边还停着两辆面包车,看牌子是渝州本地汽车生产商长安生产的。
    没有急着去住处,俩人直接去了福乐贸易的办公室。
    就在仓库的边上。
    福乐贸易现在不像是之前的时候,三脚猫两三只,人员扩大了不少。
    可惜,到现在依旧是没有一个大学生。
    大学生也是看不上福乐贸易。
    还好,干销售这块,不看学历,更多的看嘴巴能说会道。
    世间绝大部分的工作岗位,学历只是敲门砖,不代表工作的实际能力。
    说白了,很多工作,放个能听话的“傻子”在那,就能干。
    “渝州这边交通方便,可以走铁路运输和江运,我们现在大部分的酒,都是通过渝州转运发往各地的。”
    陈元庆目光看向挂在墙上的国内地图,每一个给订上红色图钉的地方,代表着福乐贸易在当地已经有了据点。
    或者说,将春井酒坊给开了过去。
    蜀川这边,红色图钉是最为密集的,遍布全省,基本上每一个市都有。
    而在省外,总共有十三个图钉,东至申城,南至粤东,北到京城。
    十三个城市,都是国内的重点城市,有极其高消费能力的城市。
    “火车皮好弄吗?”
    张鹏笑了笑:“找点关系,总是能够弄到的。”
    深深的看了眼张鹏,陈元庆不由的也是笑了,张鹏还真的是天生搞各种关系的料:“对这些关系,得要好生的维系上。”
    陈元庆对于很多事情也不想,可做生意嘛,得要适应。
    社会不会适应我,只能我去适应社会。
    陈元庆翻看着春井坊酒业在各地市场上面的表现。
    我们的国土面积太大,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
    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的变化,造成了人们在饮食上面也有了很大的差异。
    白酒也是入口的,本质上面来讲也是一种“饮食”类事物。
    不同地方的人,因为传统形成口味上的差异,就会造成可能会喜欢喝不同类型的白酒。
    春井坊酒业现在对外销售的三种酒分别是小曲清香酒、串香酒和大曲清香酒。
    每一种酒,在口味上面都有着差异。
    所以在各地市场的销售量,也是有差异的。
    在数据统计上面,陈元庆要求比较的多,他一直都坚信,越是多的数据,有利于做出更加正确的决策,减少决策失误。
    市场竞争当中,失误是难以避免的事情。
    全球范围内的任何一家大企业,都是有决策失误的时候,出现重大失误也并不是没有过。
    可人家都坚持下来了。
    就是因为他们比对手的失误要更少,以及在意识到失误之后能够迅速调整。
    失误不可怕,可怕的是意识不到,或者意识到了,却无力进行调整甚至任由失误继续下去。
    陈元庆目光落在江城和粤东。
    “现在白酒的销售,有没有感觉到滞销、不好卖之类的?”
    张鹏肯定的摇头:“现在我们的白酒,挺是好卖的,仓库里面的酒拉回来,从来没有存下来超过半个月。”
    高周转,无存货!
    对于一家企业经营的好坏,会看其周转率和存货率。
    如果存货过多,比如说有些货在仓库里面堆了半年、一年乃至两三年都没有卖出去,那么显然就有问题。
    很显然的,现在春井坊酒业的白酒,还是相当好卖的。
    陈元庆闻言,不由轻吐了一口气。
    数据是不会撒谎的!
    对于八十年代的市场,陈元庆一直都知道是卖方市场,但根本就没有什么太大的感受。
    毕竟长期生活在买方市场,各行各业生产充足,商品丰裕,厂家之间竞争激烈,各种降价打折层出不穷。
    以前的时候,对卖方市场还没有太多的理解,现在倒是明白了。
    这个时代对于生产企业来讲,简直是太友好了。
    只要商品稍微过得去,都不用说质量太好,能用就行。
    如此就有的是人愿意掏钱购买。
    现在大家都不是讲究品质的时候,而是解决有无的问题。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