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超市开业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原酒窖藏能够提升白酒的品质,而对于小酒厂而言,是没有办法大规模实现原酒窖藏。
    白酒陈酿得要使用土陶酒坛,一个酒坛就装上几百斤上千斤的白酒,如果贮存几百上千吨白酒,就需要几千个酒坛才行。
    买酒坛的投入就不说了。
    光是放酒坛,就需要不少的地。
    而白酒陈酿最好的,就是给放在专门的酒窖里面进行窖藏。
    建酒窖需要不少的钱。
    然后就是酒了。
    酒存在这不卖,就是有着一笔资金给压在这里。
    反正算下来,小酒厂根本就不合适搞自然窖藏的白酒。
    大酒厂实力强劲,就如同春井坊酒业,就这般不断的投入大量资金来建酒窖。
    “现在,我们的白酒贮存能力已经达到了4万吨。”
    春井坊酒业的酒窖里面,的确也是存着4万吨白酒。
    有点高!
    如果只是算生产成本的话,也就差不多九千万的样子。
    当然,如果要卖的话,可就是值钱了。
    差不多能够卖上小十亿!
    夸张吗?
    一点都是不夸张。
    陈军:“五分厂建好之后,我们的窖藏能力就达到快七万吨。”
    修建生产车间的时候,就跟着也修建酒窖。
    不能够说,把酒给生产出来,却没有地方能够贮存。
    等到将来六分厂建好,春井坊酒业常年存酒超过十万吨。
    陈元庆背着手,冬季的林子没有了夏季那般的活力,能够听讲虫鸣。
    此时,万籁俱寂。
    心中默默的计较着春井坊酒业下一个爆发期。
    如果说八十年代,人们心中还并没有太多的品牌概念。
    也不是说买东西不认品牌,一些老牌子还是认的。
    只不过不像是后来,非名牌货就直接被人们给打入到质量没有保证的行列。
    那么到了九十年代,品牌就开始深入人心,买牌子货成为了大众的选择。
    或者说,牌子货在一定程度上面来讲代表了品质的保障。
    九十年代是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年代,而在这个时期,大多民营企业就只顾着生产出来商品,对于商品质量并不是怎么在意。
    就拿雨靴为例,人们很明显的感觉到,质量下滑得厉害。
    以前一双雨靴穿上好些年都不会坏,可后来的雨靴穿上一两年就制定坏了。
    面对质量的变差,消费者完全没有办法。
    因为,这必须得要用。
    要用就必须得买。
    春井坊酒业这几年时间,一直都是在不断的打造品牌。
    有了评酒会的名酒加持,春井坊的名气,算是进一步的提升。
    现在这年月,专家的权威性还并没有被某些人给败坏掉,大众依旧的认可。
    第一代“标王”,春井坊酒业肯定是要给拿下的。
    这对于提升春井坊酒业的名气,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或者说,能够让春井坊酒业实现一种蜕变。
    至于说第二代“标王”,能拿下就拿,不能的话,就退而求其次。
    在央视保持一定的广告投入,把名气给保持住。
    另外就是各地方台。
    不能够去小地方台打广告。
    就像是,一个超级大品牌跑去贴小广告,这会让消费者产生一种不好的观感。
    陈元庆在老家待了一周多的时间,过了元旦之后,才是回的渝州。
    而在渝州,福乐超市也正式的在元旦开业。
    第一家福乐超市的面积算不得多大,就只有一千五百平。
    商品种类上,自然不像是未来超市的那般多。
    但是,每件商品都是福乐超市进行了精挑细选之后给确定下来的。
    “我们超市的商品比起外面卖的要便宜上不少,即使如此,依旧是能够保证我们的利润处于在一个相当高的位置上。”
    福乐超市直接是从厂家直接采购,只需要经过福乐超市,就能够到消费者手上。
    不像是其他的,多了几次的转手,层层都需要利润。
    那么只有消费者最终来买单。
    陈元庆目光看向超市内的人潮,是的,用人潮来进行形容。
    整个结账口,排上了长队。
    收银员已经在很努力,可人实在的太多。
    超市在此时的华国是完全新鲜的玩意,很多人来超市,就来图新鲜的。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国人喜欢扎堆的习惯,一点都是没有改变。
    陈元庆侧身让过顾客。
    “看来,这超市面积还是太小了。”
    赵法海:“有不少人,大老远的坐着公交车过来买东西。”
    福乐超市的商品种类很齐全,价格还便宜,自然是吸引了不少人来买东西。
    现在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