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老实说,张宾从未遇到过刘羡这样的人。他虽出身贫寒,却自诩为天下最纯粹的智者,平日里所遇到的困难,其实就是如何让旁人明白,自己设计的计谋有多么精妙。毕竟世上的蠢人太多了,总喜欢拿上策当下策,拿下策当上策。
所以,张宾对自己主君的要求很简单,他可以暂时看不懂自己的计策。但在经过自己的开导后,他能够发现自己计策的妙处,并且毫无顾忌地应用就好了。
他在来之前,相信刘羡是个聪明人,如果是聪明人,看到自己的计谋后,应该是纯粹的拜服,然后无条件地采用才对。
可令他没想到的是,刘羡确实是个聪明人,在前一个战略面前,也确实表现出了对自己智慧的拜服。可在第二个更实际的计策面前,他却止步了。
这个人并非是看不懂,也不需要自己开导,甚至能开口讲出一套和自己正面互驳的理论,这是张宾万万不能接受的,他太自信了,绝不可能认为自己会犯下错误。
所以,哪怕接下来他可以待在刘羡军营里,时不时献出一两个不错的策略,获得一份不错的功名。可一想到刘羡将用一套莫名其妙的逻辑给自己的智慧戴上枷锁,张宾就觉得如坐针毡。
看来他找错了主君,他必须找一个,能够完全利用自己智慧的主君。哪怕能力差一点,也未尝不可。他人生的目标其实没有其他,就是要找到这样一个人,来验证自己的智慧而已。
刘羡也能感受到张宾身上这种纯粹的意志力,他明白为什么:越是一无所有的人,越认为自己拥有全世界。
张宾如今孑然一身,也不知放弃了多少事物,他是绝不会在自己面前妥协的。
想到这里,刘羡对外呼道:“来人!送张先生出营!”
此时张宾再从来时道路离开,心情却已截然不同,来时他自以为智谋无敌,必然能够说动刘羡。可现在,他却忽然有些落寞与惶恐。
他之前拒绝的时候,还沉浸在所觅非人的失望里,一时说话,还是有些草率了。他现在有些后怕地想:刘羡既然不用自己,会不会干脆一刀杀了自己,以绝后患呢?这是很可能的事情,当年曹操放过刘备,项羽放过刘邦,给自己造成了多么大的祸患,他不可能不了解……
这么想着,张宾走到军营大道上,身边虽只有一人,可他却一度战战兢兢,汗流浃背。唯恐会出现什么人拉住他,一把将他按在地上斩首。
那他心中的大志向将如何实现呢?
走到营门前时,果然,身后追来一名士卒,叫住他,说道:“这位先生,请您停下!”
“果然来了!”张宾内心暗道,他松了一口气,反而回复了波澜不惊的神情,说道:“给我挑的地方在哪儿?”
现在他已经来不及哀叹自己出师未捷了,只想看看自己葬身处的风水。
结果那名士卒有些莫名其妙,说道:“什么什么地方?我不太明白。”
他捧着一个一尺见方的漆盒,直接塞到张宾怀里,让其一个趔趄,险些打翻在地。张宾打开漆盒一看,里面装满了金灿灿的金饼。
在他不可思议的眼神里,士卒道:“这是元帅念你方才献策有恩,特意还给你的酬劳。他还叮嘱说,要你藏好了,这可是五百金的巨款,莫要别让他人抢了去。”
而此时此刻,大帐内,李盛质问刘羡道:“主公,像张宾这样的惊世奇才,不能用,也要杀。您怎么能……就这么放他走呢?”
刘羡低头继续研究着地图,回说道:“放他走吧,若是司马氏见人有才就要杀人,那我早就死在洛阳了。莫非我连司马氏也不如吗?这事传出去,以后又有谁愿意归顺我?想要天下安定,这点度量还是要有的。”
“何况,像他这样出身的人,很难在这个年头出头的。”
话是这么说,刘羡内心其实万分纠结。他清楚地明白,张宾这样的奇才,不出头还好,一旦出头,恐怕就会一发不可收拾。自己放他活着离开,是否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呢?
还是要坚守原则,刘羡这下想起了老师最初教给自己的道理:行义者,本来就是不图回报的,只有如此,才能重建世人的信任。何况自己还不是行义,只是拒绝了作恶罢了,这没有什么好纠结的。
刘羡这么想着,终于说服了自己。他转而去想另一个问题:自己既然拒绝了张宾,那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去驾驭他呢?
在这个时候,有一名洒脱的年轻胡人朝军营走来,正好与心事重重的张宾擦肩而过。他手里牵着一匹健壮若龙的大黑马,营门前立定时,格外引人注目,见令兵过来了,他眨着明亮清澈的双眼,说笑道:
“喂,能帮忙通报一声吗?我是你们元帅的故人,曾经给他卖过马,今日有事,来找他叙叙旧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