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富则自古以来,穷则勒石刻碑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分,突然强攻王城,高句丽军措手不及,大败,赵云亲自率军深入山地,直扑高句丽王老巢。
    ……
    高句丽军节节败退,高句丽王惊恐万分,急召群臣商议。
    “赵云军势大,我军难以抵挡。”一将领道,“陛下,不如退守鸭绿江以北,再图后计。”
    “不可!”高句丽王怒道,“若退守江北,赵云必围困我军,届时我军无粮无援,必败无疑。”
    谋士道:“陛下,不如遣使至赵云军中,求和,献上高句丽图籍,以示归顺,或可保全高句丽。”
    高句丽王犹豫不决,最终无奈点头:“好,便命人前往赵云军中求和。”
    ……
    赵云接到高句丽使者,冷冷道:“高句丽王既已归顺,为何又暗中蓄兵,意图反叛?”
    使者叩首道:“陛下圣明,高句丽王并无反意,皆是群臣妄议,高句丽王已将主谋处斩,特献上高句丽图籍,以表忠心。”
    赵云接过图籍,翻阅片刻,道:“朕念你高句丽王归顺之心,暂且饶恕高句丽,然须献上高句丽军权,由我军接管。”
    使者连连称是,退下。
    赵云命张辽、陈到率军接管高句丽军权,高句丽王被迫交出兵权,赵云命人将其软禁于襄平,命人修筑城池,设立辽东都护府,由陈到镇守。
    ……
    赵云班师回朝,天下震动。
    西域诸国再次遣使来朝,表示臣服。
    赵云设宴款待四方使者,群臣齐聚,共庆盛世。
    “今日之战,非为逞一时之勇,而是为天下苍生谋太平。”赵云立于高台之上,朗声道,“自今日起,辽东安定,百姓可安居乐业,再无战乱之苦。”
    群臣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
    然而,就在赵云以为天下真正归一之时,一封急报再度送至御前。
    “陛下,益州有异动!”
    赵云神色一冷,目光如炬:“南蛮,果然不肯安分。”
    他沉思片刻,道:“传我军令,命诸葛亮、陈到留守许昌,朕亲率大军西征,平定益州!”
    ……
    赵云,已踏上真正的统一天下之路。
    他立于城头,远望四海,目光坚定,心中默念:“天下归一,非一日之功,朕必扫尽四方,还我汉家江山。”
    风起云涌,战鼓再响,赵云披甲上马,率军西征,誓要一统四海,定鼎天下。
    赵云接到益州急报,神色凝重,当即召集群臣议事。
    “陛下,南蛮自汉武年间归附,然其地势险峻,部族众多,屡服屡叛。若其趁我军东征之际起兵,恐扰我西南百姓。”诸葛亮道。
    赵云点头:“军师所言极是。然若不及时平定,南蛮必为西患,扰我边境安宁。”
    陈到拱手道:“陛下,臣愿率军先行,探明南蛮虚实,若其真有异动,再请陛下亲征。”
    赵云沉吟片刻,道:“好,便命你率两万精兵,先行西征,严密监视南蛮动向,若其有异,可先发制人。”
    陈到领命而去。
    赵云又召李肃,道:“命你筹备粮草与军械,随时准备大军西进。”
    李肃拱手道:“陛下放心,臣已命蜀中诸郡修缮道路,囤积粮草,随时可用。”
    赵云点头,又命人召南蛮使者入朝,赐以厚礼,以示恩宠,实则试探南蛮态度。
    使者入朝,行礼毕,赵云问道:“朕赐南蛮王‘汉南蛮王’之印,赏赐甚厚,南蛮王可有谢恩之表?”
    使者低头道:“陛下圣恩,南蛮王感念,然近来山中瘴气肆虐,部族多有病亡,故未能及时上表。”
    赵云冷笑:“瘴气?朕可命医官随行护送,确保贡使安然往返。”
    使者慌忙道:“多谢陛下恩典,臣即刻修书回国,禀告南蛮王陛下圣恩。”
    赵云目送使者离去,低声对诸葛亮道:“南蛮果然有异,南蛮王表面臣服,实则暗中蓄势。”
    诸葛亮道:“陛下,臣以为,可命陈到西征后,先不动声色,暗中布防,若南蛮真有异动,便可一战而定。”
    赵云点头:“正是如此。”
    ……
    陈到率军西征,一路低调行军,不惊动百姓,抵达益州后,设营扎寨,命人暗中潜入南蛮部族,打探消息。
    数日后,探子回报:“南蛮近来频繁调动兵马,南蛮王已秘密召集群部,商议举兵之事。更有传言,南蛮欲联合哀牢、夜郎诸部,共抗我军。”
    陈到立即修书一封,快马送至许昌。
    赵云阅后,神色凝重,召集诸葛亮、李肃、张辽等人议事。
    “南蛮果然有异,南蛮王欲反。”赵云道,“朕即刻亲征,务必一战定西南。”
    诸葛亮道:“陛下亲征,固可震慑南蛮,然须防其联合哀牢、夜郎、邛都诸部,共抗我军。”
    赵云道:“朕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