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染织工起义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法”。早在颖王时代,他便借着宗室身份,常常跑进宫内与道士赵归真论法。那时,赵归真是唐敬宗身边的首席道士,道法精湛。即位为帝后,他又第一时间召道士八十一人入禁中,“于三殿(长安大明宫麟德殿)修金箓道场”,并亲自拜赵归真为师,与他“于九天坛亲受法箓”。透过这层关系,赵归真有更多的机会在皇帝面前诋毁佛教,“言非中国之教,蠹耗生灵,尽宜除去”。每及此时,唐武宗总是点头称是,并表示:“我高祖、太宗,以武定祸乱,以文理华夏,执此二柄,足以经邦,岂可以区区西方之教,与我抗衡哉?”
    为了彰显对佛、道二教的一视同仁,早在唐初实行均田制时,唐朝法律就有“凡道士给田三十亩,女冠田二十亩,僧尼亦如之”的规定。此后,大量的人丁、土地被纳入寺院私有,直接造成唐朝税源的减少。这在太平盛世时问题不大,可唐武宗亲政时,唐王朝已被“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当权”这三场乱象折腾得半死不活,在此情况下,削平“寺院经济”似乎也是拯救大唐的一剂猛药。
    于是唐武宗推行“灭佛”政策,下诏把全国佛寺拆了。
    这可把天下僧尼急坏了。在江南,有座寺庙的和尚担心佛像被毁,于是想到一个法子,他们将大殿中的佛像抬下来,加上冠巾,送到附近的道观,请道士们保管。道士们二话不说,仗义相助,将佛像暂留寺中,对外宣称这是一尊“老子像”。
    不久后,道观的香客察觉其中端倪,在这尊伪装成老子的佛像旁题诗:“赤土坡头古寺基,老君元是一牟尼。时难只得同香火,莫信他人说是非。”这是说,大家都知道这尊像是怎么回事,但仍对其照拜不误,不管是什么像,灵验就行。
    唐武宗灭佛后,大量僧侣、奴婢无处可去,朝廷便将他们编回原籍,充作国家“两税户”,并给还俗寺僧提供两条出路:当兵或种田。只要寺僧同意回乡种田,朝廷便无偿给他们每人发放十亩良田,让他们按时耕种,按时交税。
    “会昌灭佛”后,唐朝国库收入暴涨。截至会昌五年秋,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计税户4955151户,纳税人数比“元和中兴”时期增长了两倍多,堪称是安史之乱以来唐朝国力最盛时刻。
    可是,谶言里边提及的“黑衣天子理国”,还是在唐武宗心里埋下了恐惧的种子。他执着地认为,黑衣天子要推翻他的统治,前提是“李氏十八子昌运方尽”,而只要他自己长生不老,谶言不就不攻自破了?
    于是为了长生不老,他一头栽进了赵归真的炼丹延寿计划中。
    众所周知,在唐武宗之前,唐朝历代君主普遍有服食丹药的经历。其中,太宗、宪宗、穆宗、敬宗还因服食丹药过量致死。唐武宗是宪宗之孙、穆宗之子、敬宗之弟,先帝们相继暴毙,他当然有所耳闻,又怎会轻易重蹈覆辙?
    赵归真总有办法。他告诉唐武宗,仙人与凡胎不同,成仙就要“脱胎换骨”,所以服食了丹药,身体不适是正常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