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六十四章煽风点火(第1/2页)
“当然是回京城了。”贺夫人说道:“回京城之后,有你忙活的事情。今年迎来送往的事情,都是你的。你回去快点学起来。”
武宁侯与两个儿子出外数年,贺夫人支撑门庭,有些交际就不好参与。而今贺重安算是贺府男丁,上了族谱,挂在她名下,自然是嫡子待遇。
享受嫡子待遇。就要承担这方面的责任。过年前后,迎来送往,都需要他出面了。
这也是贺夫人对贺重安抬举,让贺重安在陕西人,或者秦军将领的小山头中先露个脸。
贺重安一回京师,直奔郑家。
郑邦承知道贺重安为什么而来。寒暄两句,就直入正题了。
“镇国公牛孝卿老奸巨猾。”郑邦承想起前几日的事情,还愤愤不平,说道:“我觉得,最少在枢密院十二房中任一房知事。他却以我熟悉宫廷,将我打发去驻守宫城,兼掌咸阳宫学。”
“我都成了我同僚的下属了。”
皇帝身边有数名侍卫大臣,值日轮流掌管皇宫防务。
皇帝岂能将自身的安全放在一人手中。
皇宫的防御其实是错综复杂。
有贴身的御前侍卫。
有皇帝直属的御林军。
更有每月从禁军中抽调一支,负责宫廷外围防御。等等。
总之。不会让一个人,一支军队掌控宫城。彼此之间互相牵制。
具体涉及各衙门,更有御前侍卫,内务府,枢密院,兵部等等。
少数野心家想搞事,必须打点大半个朝廷。
反过来说,如果这些衙门联合起来造皇帝的反,说明皇帝也不用担心什么政变了。已经众叛亲离了。
枢密院也有人专门负责这个事情,在皇帝面前办事的人,品级都高,也是三品。但与侍卫大臣不同,没有什么前途可言。是一个养老的差事。名义上,是服从侍卫大臣的调度。
也就是郑邦承要听曾经同僚的领导。
镇国公牛孝卿,将郑邦承当皮球踢:不要以为进了枢密院就能如何?牛孝卿要让郑邦承在枢密院寸步难行。
“更让我生气的事情,我一问咸阳宫学的事情。下面人居然告诉我。一切安排妥当,让我不必操心。”
郑邦承说到这里,忍不住怒火中烧,大骂道:“我操你妈的。这摆明要架空我。”
贺重安说道:“郑叔息怒,此事当从长计议。”
郑邦承深吸一口气,似乎压制住怒气,说道:“你的事情,我试探几次,也不成了。他们说让我避嫌。所以实在对不住了。”
说起来郑邦承心中愤恨无比。
之前他没有直接管咸安宫学,反而能够安排人。现在直接管了。却什么也做不了,简直是莫大的讽刺。
“不过放心,此事不成。我一定会补偿你的。重安,你没有定亲吧。要不我,给寻一门好亲事如何?”
“我的事情是小事,郑叔的事情是大事。不知道郑叔有何想法?”贺重安连忙说道。
贺重安并不排斥娶亲,甚至不介意娶一门贵亲。从而让自己政治上有助力。但绝对不是现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十四章煽风点火(第2/2页)
贺重安不想与郑家绑得太紧。
成为郑家的附庸。
与为郑家办事,与成为郑家死忠。是两回事。
他现在对大夏政坛一些情况还看不清楚,不想现在就与郑家绑定。
郑邦承叹息一声,说道:“能有什么办法,先忍这一口气吧。慢慢来,我还年轻,不信熬不死这些老头子。”
贺重安心中迅速盘算了一番情况。心中暗道:“决计不能让郑邦承退缩。他一退,我就不好办了。”
政争就如战争一样,一旦开战,就是两军对垒,有进无退。郑邦承有南海郡王兜底,或许没有什么。但郑邦承支棱不起来,开国勋贵就会将火力聚集在其他人身上,比如在宁国公之死中冒头的贺某人。
更何况,宫学名额,分明已经到嘴里了。还让他跑掉。
这是贺重安万万不能容忍的。
但贺重安也看出郑邦承这个人的底色。郑邦承的野心虽然有,但并不大。否则也不会安心在皇帝身边站十几年岗。
到底是一个权二代,遇见难事,就有退缩的心理了。
所以想要给鼓劲,煽风点火。就不能从当前局势入手。而要说别的。贺重安心中一动,想到了说辞。
说道:“郑叔,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你我之间,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敢问郡王春秋几何?”贺重安说道:“将来郡王一旦有事,郑叔觉得,你纵然熬过了那些老头子又能如何?”
郑邦承听了陡然色变。
说自己老爹死,这谁都不愿意。
但郑邦承心中不得不默算。他爹已经六十多了。年轻时候常年在船上,风里来雨里去,老天爷还给多少时间,难说得很?
他老爹这尊大佛去了。他还能如现在一样与开国勋贵抗衡吗?
郑邦承沉默片刻说道:“那以贤侄之见,我当如何?”
“自然奋力进取,夺枢密使之位,宜早不宜迟。郑叔如果觉得力不从心,就请郡王从南海回京,任枢密使。”贺重安说道。
贺重安可不想将南海郡王拉过来。贺重安不觉得,这位军中大佬是那么好糊弄的。
说这个,不过是给郑邦承打气。
将郑邦承起了心思。也就默默将话题岔开。
郑邦承沉吟说道:“不行。要让我爹回京。一要看他老人家自己的心思。二要看南海局势。南海局势如果稳定下来。我爹自然可以回京。如果不行,陛下也不允许的。”
贺重安说道:“不仅仅如此,还需要圣心,还要我们在朝廷上使劲。”
“圣心难测。不好办。”郑邦承摇摇头,说道:“再说,我家在朝廷上没有什么人脉。”
“郑叔。”贺重安说道:“我说的朝廷,是枢密院。”
“枢密院?”郑邦承叹息一声,说道:“我都被架空了。手下一个能用的人都没有。如何做事情?”
“郑叔,你其实本钱最深厚,只是你不知道怎么用?”贺重安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