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买石磨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等石磨买回来的时候,已经快到午饭时间了。
    林母站在院子里,看着那价格不菲的石磨,脸色明显不太好看。
    苏山玉见状,连忙打圆场:“姨妈,这石磨以后用处多着呢,磨豆腐、磨米粉都方便。”
    林母压着火气说道:“早上买渔网,现在又买石磨,二十多块钱都够买二百多斤谷子了。”
    她的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衣角,显然在为这笔支出心疼。
    “表嫂这会儿怀二胎呢,总不能老往祖屋跑。”苏山玉小声劝道,“再说这石磨又不是一次性的东西,能用好多年呢。”
    林母听了这话,想想也是,语气缓和了些:“也罢,秋莲向来稳重,她有分寸。”说着,还是忍不住叮嘱道:“以后买东西可得想清楚了再买。”
    刘秋莲站在一旁,看着石匠把石磨安在灶房外的水池边。
    水池是用青砖砌的,一面是洗菜的地方,一面空着,正好放石磨。她心里盘算着接下来的活计,虽然知道婆婆心疼钱,但这些东西确实都是要用的。
    阳光透过院子的竹篱笆洒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远处传来鸡鸣声,夹杂着邻居家孩子的笑闹声。
    刘秋莲望着这一切,心里涌起一股温暖的满足感。
    林守平走过来,轻声问道:“石磨放这里行吗?要不要再往里面挪一点?”
    “不用了,这里正好。”刘秋莲摇摇头,“离水池近,洗豆子方便。”
    石匠擦了擦汗,开始教他们怎么使用新石磨:“这个手柄要这样转,别太用力,慢慢来就行......”
    院子里,林一福和苏山玉在帮忙收拾工具,刘父刘母在菜地里忙活,林母虽然还在为石磨的事情念叨,但语气已经和缓多了。
    刘秋莲站在石磨旁边,听着石匠的讲解,不时点头。
    她知道,虽然花了些钱,但这些都是为了以后生活更方便。
    想到不久的将来,这个院子里可能会多出一个小生命,她的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笑容。
    太阳渐渐升高,院子里的影子缩短了。
    刘秋莲回到厨房,看着锅里的野鸡汤,加了一把切好的云薯。
    灶膛里的火苗欢快地跳动着,映得她的脸庞一片红润。
    “秋莲,水缸快空了。”刘母的声音从院子里传来。
    “我去挑水。”林守平立刻说道。
    “等等,”刘秋莲叫住他,“先把鱼处理了吧,一会儿该热了。”
    林守平点点头,走到水桶前开始收拾鱼。
    阳光下,水面泛着粼粼的波光,鱼鳞闪着银亮的光芒。
    院子里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柴火的烟味,野鸡汤的香气,还有泥土的芬芳,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和谐。
    刘秋莲站在厨房门口,看着眼前忙碌的景象,心里满是踏实。
    林守平送走石匠后,屋里热闹了起来。
    林母领着苏山玉母女进来,一大家子围坐在桌前。
    饭菜的香气在屋里弥漫,炊烟袅袅升起,透过窗户飘向远方。
    院子里的老母鸡咯咯叫着,仿佛也被这香气勾起了食欲。
    “快坐快坐。”林母热情地招呼着,目光慈爱地看着一桌子人。
    刘秋莲看着满桌的菜肴,眼睛都亮了。
    大肠鱼够味儿够辣,汤汁浓郁,鱼肉细嫩;清蒸细甲鱼肉质鲜美,汤汁清淡却回味无穷;野生云薯软糯香甜,配上特制的蘸料,让人忍不住多吃几口。
    “这鱼是怎么做的?味道真好。”苏山玉尝了一口,赞不绝口。
    林母笑着解释:“先用姜片腌制去腥,然后放入山椒酱炒香,最后加入适量水煮制,等汤汁收得差不多了,撒上葱花就成。”
    “难怪这么香。”苏山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回头我也试试。”
    老爷子吃得满意,筷子停都停不下来。
    他夹起一块云薯,细细品味:“这云薯味道不错,老幺你下次多捡些云薯豆回来,埋在林子里,后年就有得吃了。”
    “永丰村种云薯有门道。”林父放下碗,擦了擦嘴角,“他们都是把有芽的云薯挑出来,切开裹点草木灰,跟种洋芋似的,深埋了搭架子,明年就能收了。”
    刘秋莲听着两人说话,不由得想起自己小时候在山上挖云薯的情形。
    那时候,她最喜欢跟着村里的大人们上山,一铲子下去,挖出来的云薯又白又嫩。
    记得有一次,她兴奋地挖到一条特别长的云薯,差点把自己摔进坑里。
    “秋莲,你在想什么呢?”林守平温柔的声音把她拉回现实。
    刘秋莲抬头,对上林守平关切的目光,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笑意:“没什么,就是想起小时候的事。对了,你说要在水塘里种藕的事考虑得怎么样了?”
    “差点忘了,逛街的时候忘打听哪能买到藕种了。”林守平拍了拍脑袋,有些懊恼。
    “种藕好啊!”刘秋莲眼睛一亮,“夏天开荷花,塘里还能养鱼。我记得小时候,村里的荷塘开满了粉白相间的荷花,蜻蜓在花间飞舞,蛙鸣声此起彼伏,那景色美极了。”
    刘母笑着接话:“隔房二爸家今春种了藕,上次你们去的时候不是刚好在清塘捞鱼吗?屋里的河鲜全是他们带过来的,我回去问问看。”
    吃过饭,林一福骑着自行车去杨林帮忙。
    老爷子和林父去青岭帮林守富编竹篱笆,院子里很快就安静下来。
    刘秋莲和林守平收拾了家什,准备上山去摘野棉花、挖野姜。
    安富在院子里撒欢,看到主人要出门,立刻摇着尾巴凑了过来。
    “安富,走,跟我们上山。”刘秋莲摸了摸狗头,系上狗绳。
    山路蜿蜒向上,刘秋莲走在前面,时不时回头看看林守平。
    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洒在地上,风吹过,树影婆娑,像是在跳舞。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清香,偶尔还能听到鸟儿的啁啾声。
    “你看,那边有火棘!”刘秋莲突然指着山坡上一簇簇红艳艳的果子,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林守平的脸上却带着苦涩:“别提这个,我小时候吃够了。那时候家里粮食不够,我们几兄弟没少靠这个充饥。”
    刘秋莲听出他话里的酸楚,心里一阵抽痛。
    她默默地伸手摘了几颗放进嘴里,酸得直咧嘴:“确实不好吃。”
    说着,她偷偷瞄了眼林守平,见他眉头微皱,连忙转移话题:“前面好像有野兔!”
    来到野棉花生长的地方,一片白茫茫的景象映入眼帘。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