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四章 越打越强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纸钞,三来他也窃取了一点点的国朝权柄,只要慢慢发展,必然会逐步的扩散。都是好处。</P>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王言为什么要拿夏州,因为只要拿了夏州,夏州之东,绥州之北的石州、银州等地就是囊中之物,可以直接取代河北的丰州,成为三国交界之地,他可以在那里开设榷场,将他的纸币推行出去。</P>
    至于为什么不在别地的榷场推行,很简单,别的地方他说话不好使。但是新打下来的土地,他可以肯定的说,都听他的话,不听不行。</P>
    他确信,这一次打完,他还会继续留下来,因为要他来收拾乱摊子,也是不让他挟着打了胜仗、开疆拓土的威势再回到京城。若真回京,那场面人们都不敢想,实在是人间惨事,绝对的官不聊生。</P>
    细算下来,王言当了五年的官,可是没有一年不整事儿……</P>
    这日,王言正在绥州的临时衙门中安排着事务,小栋梁急急忙忙的跑了进来。</P>
    “阿郎,阿郎,范公来了,就在五里外。”</P>
    正在写字的王言动作不停,问道:“只范公一人?”</P>
    “还有狄青,和官家派来的监察太监。以及其他的一些官员。”</P>
    小栋梁说完,王言也停了笔,拿起手边已经挂了瓷的折扇,啪的一声展开,忽闪了几下,手动风干了墨迹,提起来折三折,装到信封里,又从边上取了火漆扣好了印,这才唤来一个小吏,让其遣人发送出去。随后才带着小栋梁等人一起,出去接人……</P>
    “好久不见了,子言。”不等王言开口说话,范仲淹就先哈哈大笑着打起了招呼。</P>
    “见过范公。”王言点着头,又看向跟在范仲淹身后的,一个骨架宽大,身型高瘦的老人,“见过狄公。”</P>
    狄青含笑点了点头:“早就听说了王知州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真器宇轩昂,不同凡响。”</P>
    “狄公过奖。范公,狄公,进去再说。”</P>
    范仲淹摇了摇头,背着手先走:“坐了一路的马车,又着急赶路,人都要散架了,走一走吧。”</P>
    “也好。”狄青欣然从之。</P>
    当即和王言一左一右的跟在范仲淹身后,稍稍落后了些。</P>
    “子言可知为何是老夫来此?”</P>
    “自是学生人嫌狗憎,无人愿来被学生找麻烦。范公与学生往来密切,又曾在此统领战事,为不二之选。”</P>
    范仲淹点了点头,笑道:“老夫何尝不是同你一般人嫌狗憎。”</P>
    “不一样的,此战过后,范公定会复相,学生怕是短时间内难走。”</P>
    “底气如此足?”</P>
    “必胜!”</P>
    王言没说败了的话,那也没有说的必要。败了,范仲淹和他王言都没好下场,这也是派范仲淹过来的用意之一。当然,这是附加条件。</P>
    毕竟如同王言说的那样,若不是范仲淹来,别人怕是都等不到战败的时候就被王言先搞下去了,怕也是真的怕。</P>
    狄青在一旁点头:“我看了战报,王知州用兵迅速,打了个出其不意,且种谔所部皆为精锐,战力强大,余部不求胜,但求不败,以王知州与种谔手中两万兵力,虽不能亡夏,却可得大片土地。只怕并非佯攻,而是真打。若其两家来攻,我大宋危矣。”</P>
    “不过合纵连横而已。”王言笑道,“耶律宗真将死,不过强弩之末,国力不如耶律隆绪之时,内部倾轧严重,必不敢兴兵来犯,定为佯攻,不足为虑。我大宋惯会送钱,不过这次却不是我们送了,该是西夏送钱。”</P>
    范仲淹摇了摇头:“变数未知,还是不要高兴的太早。”</P>
    一行人到了临时的官廨之中坐定饮茶,范仲淹直接说起了正经事儿:“有甚么要帮的?”</P>
    “我要延州兵马指挥权。”</P>
    “可以。现在延州兵马粮草都是你派人运送,指挥他们理所应当。不过你的谨慎是对的,没有提前伸手,不然麻烦可就大了。”</P>
    王言可以裹挟一个种谔,因为他是文官,他的官职高,而且他有厢军的权力,又是选了清涧动手,换了任何一个边将,都必须事急从权,既然阻止不了王言兴兵,那就只能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