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跟随,壮大力量。</P>
但是别处的军队,王言人都没过去,却在没有上级命令的情况下直接指挥禁军,那就是天大的毛病了。</P>
但范仲淹说的没错,他总领了延州兵力的后勤补给。别处驰援来的物资,在延州分发完毕,由延州官吏、民兵押送,保证高效的运转。</P>
“学生自是晓得,甚至都没跟程勘提起。”王言笑呵呵的点头。</P>
范仲淹笑了笑,老程他当然是知道的,惨的很。</P>
“这一仗,打算打成什么样?”</P>
“若没有变故,那便一直打,学生是不准备停手的。范公、狄公可知,开战之前,学生麾下骑兵不过两千之数,而今月余过去,已近五千。初时种谔所率之军,不过一万七千,而今已有两万之数,多出来的全是西夏降兵、百姓,征战日久,皆为精锐。”</P>
“西夏人都敢用?不怕反遭其害?”</P>
“狄公,下官待彼辈同我汉民一般无二,家家分了田地,我大宋战败,他们可就什么都没了。给别人打仗升官发财,和给自家多打出几亩地,这道理都明白的,如何敢不用命?”</P>
这是属于政治工作,王言的目标就是拖。大宋肯定拖不起,西夏更拖不起。但是随着范仲淹的到来,他的权力更大,打着打着他就能拖的起了,他的权力也会越来越大,毕竟他现在已经统领延州总计五万余的军队,且掌控着的延、绥、夏三州的政事,他当然希望是旷日持久。</P>
如果再打上一年,他都敢拉着北辽一起打,打它个天昏地暗。</P>
“我有一事不明,还望王知州解惑。”</P>
“狄公何必客气?直说便是。”</P>
狄青不解的问道:“我观当今战事,大势在我,在延州,在你王知州。别处不求胜,只求不败,牵制兵力便可取胜,更可稳扎稳打,亦能有所获。如此情形,王知州上书调我前来统领兵事,却是为何啊?”</P>
这是王言同狄青的第一次见面,以前从未有过交集。王言还下意识的面诊了一下,身体不错,很能再活些年。但是狄青的死期却没两年了,显然是被文官整抑郁了,忧郁而死。</P>
王言笑呵呵的问道:“狄公当真不知?”</P>
“当真不知。”</P>
见王言看向了自己,范仲淹笑着摇了摇头:“一路行来,汉臣都未曾相问。”</P>
王言这才点头,对一脸懵的狄青说道:“自是为了救狄公。”</P>
听见王言的话,狄青愣了一下,随即陷入了长久的沉默,真的很沉默。</P>
他从一介罪囚,一路做到今天的枢密使,成为武相,自然是有智慧的。他早就已经感觉到了他的处境很不好,若非之前侬智高叛乱,他的麻烦怕是已经来了。</P>
这一次调他来西夏,他是有几分庆幸的,庆幸他又一次的躲过了危险。他当然明白,武人,只有在战争中才能显露价值。</P>
但是他却不曾想,王言就是为了救他,才让他过来……</P>
见他沉默,王言笑道:“我朝素来重文轻武,狄公以罪囚之身,官至枢密使,又得军将爱戴,无论走到哪里,各地军将,只要见了狄公就会响应。若再有功劳,如何安置狄公?怕是非要封个异姓王才成。我观狄公如此,该是明白己身处境。”</P>
“自是明白,然则狄青从无异心啊……”</P>
“怀璧其罪,与狄公是何心迹并无干系。”</P>
狄公叹了口气:“此战若胜,我怕还是难逃宿命啊。”</P>
“狄公当范公与王言是吃素的?”王言笑着反问了一句,说道,“此战过后,狄公自请去职归乡便是,好生将养身体,留待有用之身。不用三年,王言必然再启战端,届时狄公必然起复。我知狄公不慕显贵之权,实为忠君爱国之帅,如此安排,狄公以为如何?”</P>
“王知州自是文韬武略在身,为何力保老朽?”狄青并没有怀疑王言一个知州,放言保他这个武将巅峰之人的能力。</P>
“狄公正是当打之年,如何老朽?狄公如此能为,凭白被害死,实在可惜。还是好生多活几年,再打上几场千古流芳的仗,才是正理。”</P>
狄青摇了摇头:“现在多说无用,还是打过了这一仗再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