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如果她真能演得比我当年更好,那正好说明这个角色值得被记住。”她淡淡地说,“我不是来炫耀过去的,我是来承认错误的。”
正式开拍那天,天气阴沉。第一场戏便是老年范琳(由她本人出演)走进一座即将拆除的老电影院,墙上还贴着她二十年前主演的商业片海报。她伸手触摸那张脸,指尖划过泛黄的纸面,轻声说:“你还记得我吗?那个曾经以为自己永远不会老去的女孩。”
摄像机缓缓推进,捕捉她眼中一闪而过的泪光。
这一幕拍了七条,每一条她的情绪都不完全相同。第六条时,她突然停下,对导演组说:“能不能让我一个人待五分钟?”
所有人都退出影厅。她独自站在银幕前,看着那张年轻的面孔,低声呢喃:“对不起……我不该把你丢在这里。”
再开机时,她的表演浑然天成。连一向严苛的摄影指导都说:“这一条必须保留,否则就是犯罪。”
拍摄过程中,范琳几乎住在片场。她拒绝使用替身完成任何情绪戏,哪怕是在雨中跪地呼喊的长镜头,她也坚持一遍遍重来,直到声音嘶哑、膝盖淤青。有一晚收工后,她在化妆间晕倒,送医检查才发现连续工作三十六小时未眠。
医生严厉警告:“你不是二十岁了,身体会记住每一次透支。”
她躺在病床上笑出声:“可我现在做的事,正是二十岁的我最渴望做的??为一部真正属于我的电影拼命。”
消息传开后,圈内议论纷纷。有人嘲讽她是“洗白工程”,有人感慨“范琳疯了”。唯有陈晓君在微博转发了一张老照片??那是十年前三人合照,苏宁拿着剧本,她笑着递水,范琳则皱眉说着什么。配文只有六个字:“愿你们,都圆满。”
范琳看到这条微博时,正在剪辑室审片。她盯着那张照片良久,然后给陈晓君发了条私信:“谢谢你。也祝你婚礼顺利。”
对方很快回复:“我们都值得新的开始。”
随着拍摄深入,《破镜》逐渐显露出惊人的精神厚度。它不回避主角的自私、嫉妒与虚荣,也不美化娱乐圈的黑暗规则。有一场戏描写范琳原型角色在酒局上被迫陪笑敬酒,只为争取一个综艺曝光机会,镜头冷静得近乎残忍。拍完这场戏后,范琳在更衣室坐了很久,最终给母亲打了通电话。
“妈,这些年……让你失望了吧?”
电话那头的母亲沉默片刻:“我只是心疼你。明明那么爱演戏,怎么后来全变成了算计?”
她泪如雨下。
电影拍到第七十八天,正值寒冬。一场关键戏份在雪地中进行:中年女主角在街头偶遇昔日对手刘一菲(剧中化名),对方已成为一线女星,身边簇拥着助理与媒体。两人擦肩而过,目光交汇刹那,雪花飘落。
剧本原写着“彼此微笑点头”,但范琳提出修改:“她不会笑。她会想躲,却又不得不挺直腰杆。那种复杂,不是和解,而是共存。”
苏宁同意了。实拍时,两位演员仅用眼神完成了整场交锋。雪花落在睫毛上,寒风吹红了脸颊,可她们谁都没有移开视线。一条过。
当晚剪辑样片出来,整个团队沉默良久。副导演哽咽道:“这是我看过最真实的‘体面’。”
春节前夕,最后一场戏开拍??结尾独白。场景设定在未来某年电影节颁奖礼后台,女主角获得终身成就奖,面对镜头说出内心剖白。
范琳穿上定制黑裙,坐在梳妆镜前。镜头缓缓推进,她凝视镜中自己,开口:
“很多人问我,后悔吗?后悔当初的选择,后悔错过的人,后悔说过的狠话。我说,后悔。但我更后悔的,是花了太久才明白??演员不是光环,不是排名,不是热搜话题。演员是你愿意为一句台词流下的眼泪,是你在无人观看时仍认真走过的每一步。”
“我摔过跤,碎过心,丢过魂。但我没死。我还站在这里,还能说话,还能演下去。这就够了。”
“镜子破了,拼回去也不会完整。可只要我想照,它就依然能映出我的模样。”
最后一个音节落下,全场寂静。
不知是谁先鼓起掌来,接着是第二声、第三声……直到掌声如潮水般淹没了整个影棚。
苏宁从监视器后站起来,眼眶微红。他走上前,将一条暖毯披在她肩上,低声道:“成了。”
她点点头,没说话,只是靠在他肩上,像多年前他们在电影学院排练厅熬夜改剧本那样。
杀青宴很简单,就在片场搭了个帐篷,请了所有工作人员吃火锅。大家举杯庆祝,笑声不断。范琳喝了一小杯白酒,起身致辞:
“我不知道这部电影会不会成功。但我知道,拍它的过程,已经治好了我。”
她看向苏宁:“谢谢你,一直相信我能回来。”
他笑着举杯:“是你自己走回来的。我只是在路口点了一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