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第8部_第二章 天才的敌手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退我不追。这么下去,到哪儿才是个头?
    是的,防守是不够的,仅凭城池、步兵坚守,是远远不够的。
    彻底战胜敌人强大骑兵的唯一方式,就是建立一支同样强大的骑兵。
    所以,在孙老师的帮助下,他开始召集难民,仔细挑选,进行严格训练。只有最勇猛精锐、最苦大仇深的士兵,才有参加这支军队的资格。
    同时,他饲养优良马匹,大量制造明朝最先进的火器三眼神铳,配发到每个人的手中,并反复操练骑兵战法,冲刺砍杀,一丝不苟。
    因为他所需要的,是这样一支军队:无论面临绝境,或是深陷重围,这支军队都能够战斗到最后一刻,决不投降。
    他成功了。
    他最终训练出了一支这样的军队,一支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终其一生,直至明朝灭亡,也未能彻底战胜的军队。
    在历史上,这支军队的名字,叫做关宁铁骑。
    袁崇焕的成长,远远超出了孙承宗的预料,无论是练兵、防守、战术,都已无懈可击。虽然此时,他还只是个无名小卒。
    对这个学生,孙老师十分满意。
    但他终究还是发现了袁崇焕的一个缺点,一个看似无足轻重的缺点,从一件看似无足轻重的小事上。
    参考消息
    历史上的精锐骑兵
    除了关宁铁骑和八旗骑兵外,历史上还有不少横绝一时的精锐骑兵部队。比较著名的有:光武帝刘秀横扫群雄时所倚重的“幽州突骑”、曹操手下的王牌“虎豹骑”、蜀国马超率领的“西凉铁骑”、唐太宗李世民的“玄甲兵”、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创建的“铁鹞子”、金朝金兀手下的“铁浮图”和“拐子马”、南宋名将岳飞手底下的“特种部队”“背嵬军”、成吉思汗亲自指挥的护卫兵团“怯薛军”,等等。
    天启三年(1623),辽东巡抚阎鸣泰接到举报,说副总兵杜应魁冒领军饷。
    要换在平时,这也不算是个事,但孙老师刚刚整顿过,有人竟然敢顶风作案,必须要严查。
    于是他派出袁崇焕前去核实此事。
    袁崇焕很负责任,到地方后不眠不休,开始查账清人数。一算下来,没错,杜总兵确实贪污了,叫来谈话,杜总兵也认了。
    按规定,袁特派员的职责到此结束,就该回去报告情况了。
    可是袁大人似乎太过积极,谈话刚刚结束,他竟然连个招呼都不打,当场就把杜总兵给砍了。被砍的时候,杜总兵还在做痛哭流涕忏悔状。
    事发太过突然,在场的人都傻了,等大家回过味来,杜总兵某些部下已经操家伙,准备奔着袁大人去了。
    杜应魁毕竟是朝廷命官,你又不是直属长官,啥命令没有,到地方就把人给砍了,算是怎么回事?
    好在杜总兵只是副总兵,一把手还在。好说歹说,才把群众情绪安抚下去,袁特派员这才安然返回。
    返回之后的第一个待遇,是孙承宗的一顿臭骂:
    “杀人之前,竟然不请示!杀人之后,竟然不通报!士兵差点哗变,你也不报告!到现在为止,我还不知道,你到底杀了什么人,以何理由要杀他!
    “据说你杀人的时候,只说是奉了上级的命令,如果你凭上级的命令就可以杀人,那还要上方宝剑(皇帝特批孙承宗一柄)干什么?!”
    袁崇焕没有吱声。
    就事情本身而言,并不大,却相当恶劣。既不是直系领导,又没有上方宝剑,竟敢擅自杀人,实在太过嚣张。
    但此刻人才难得,为了这么个事,把袁崇焕给办了,似乎也不现实。于是孙承宗把这件事压了下去,他希望袁崇焕能从中吸取教训:意气用事,胡乱杀人,是绝对错误的。
    事后证明,袁崇焕确实吸取了教训。当然,他的认识和孙老师的有所不同:
    不是领导,没有上方宝剑,擅自杀人,是不对的。那么是领导,有了上方宝剑,再擅自杀人,就应该是对的。
    关宁防线
    从某个角度讲,他这一辈子,就栽在这个认识上。
    不过局部服从整体,杜总兵死了也就死了,无所谓。事实上,此时辽东的形势相当好,宁远以及附近的松山、中前所、中后所等据点已经连成了一片,著名的关宁(山海关——宁远)防线初步建成,驻守明军已达十一万人,粮食可以供应三年以上,关外两百多公里土地重新落入明朝手中。
    孙承宗修好了城池,整好了军队,找好了学生,恢复了国土,但这一切还不够。
    要应对即将到来的敌人,单靠袁崇焕是不行的,必须再找几个得力的助手。
    助手
    袁崇焕刚到宁远时,看到的是破墙破砖,一片荒芜,不禁感叹良多。
    然而,很快就有人告诉他,这是刚修过的。事实上,已有一位将领在此筑城,而且还筑了一年多。
    修了一年多,就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