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第9部_第八章 突围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饭不久,他就退学了,因为他的父亲去世了。
    没有经济基础,就没有上层建筑。李自成决定,先去打基础,但问题是,他家并不是农民,也没地,种地估计是瞎扯,所以他唯一能够选择的,就是给人打工。
    这段时间,应该是李自成比较郁闷的时期,因为他年纪小,父亲又死了,经常被人欺负,有些地主让他干了活,还不给钱,万般无奈之下,他托了个
    关系,去驿站上班了。
    参考消息
    咏蟹
    《咏蟹》全文为“一身甲胄任横行,满腹玄黄未易评。惯向秋畦私窃谷,偏于夜月暗偷营。双鳌恰是钢叉举,八股浑如宝剑擎。只怕钓鳌人设铒,捉将沸釜送残生。”这首诗为李自成十六岁所作。全诗颇有英雄气概,其可见少年的叛逆精神。前六句以螃蟹的横行写将军的威武,后两句笔锋一转,写了作者担忧横行的螃蟹难逃被煮的命运,这与其一生的起落倒是有点呼应。
    两位农民首领的对比
    李自成的职务是驿卒,我说过,驿站大致相当于招待所,驿卒就是招待所服务员,但李自成日常服务的,并不是人,而是马。
    由于世代养马,所以李自成对马是比较有心得的,他后来习惯于用骑兵作战,乃至于能在山海关跟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打出个平手,估计都是拜此所赐。
    李自成在驿站干得很好,相比张献忠,他是个比较本分的人,只想混碗饭吃。
    崇祯二年,饭碗没了。
    我说过很多次,是刘懋同志建议,全给裁掉了。
    刘懋认为,驿站纰漏太多,浪费朝廷资源,李自成认为,去你娘的。
    你横竖有饭吃,没事干了,来砸我的饭碗。
    但李自成还没有揭竿而起的勇气,他回了家,希望打短工过日子。
    我也说过很多次,从崇祯元年到崇祯六年,西北灾荒。
    都被他赶上了,灾荒时期,收成不好,没人种地,自然没有短工的活路,此时,李自成听说,有一个人正在附近招人,去了的人都有饭吃。
    他带着几个人去了,果然有饭吃。
    这位招聘的人,叫做王左桂。
    王左桂是干什么的,之前也说过了,作为与王嘉胤齐名的义军领袖,他比较有实力。
    当时王左桂的手下,有几千人,分为八队,他觉得李自成是个有料的人,就让他当了八队的队长。
    这是李自成担任的第一个职务,也是最小的职务,而他的外号,也由此而生——八队闯将。
    一年后,王左桂作出了一个决定,他要攻打韩城。
    他之所以要打这里,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因为韩城的防守兵力很少,而且当时的总督杨鹤,没有多少兵力可以增援,攻打这里,可谓万无一失。
    判断是正确的,正如之前所说的,杨鹤确实没有兵,但他有一个手下,叫洪承畴。
    这次战役的结果是,洪承畴一举成名,王左桂一举完蛋,后来投降了,再后来,被杀降。
    王左桂死掉了,他的许多部属都投降了,但李自成没有,他带着自己的人,又去投奔了不沾泥。
    不沾泥是个外号,他的真名,叫做张存孟(也有说叫张存猛),但孟也好,猛也罢,这人实在是个比较无足轻重的角色,到了一年后,他也投降了。
    然而,李自成没有投降,他又去投了另一个人,这一次,他的眼光很准,因为他的新上司,就是闯王高迎祥。
    这是极其有趣的一件事,王左桂投降了,李自成不投降;不沾泥投降了,他也没投降。
    虽说李自成也曾经投降过,比如被王朴包围、被陈奇瑜包围等,但大体而言,他是没怎么投降的。
    这说明,李自成不是痞子,他是有骨气的。
    相比而言,张献忠的表现实在不好。
    他投降的次数实在太多,投降的时机实在太巧,每次都是打不过,或是眼看打不过了就投降,等缓过一口气,立马就翻脸不认人,接着干,很有点儿兵油子的感觉。
    史料记载,张献忠长得是比较魁梧的,他身材高大,面色发黄(所以有个外号叫黄虎),看上去非常威风。
    而李自成就差得多了,他的身材不高,长得也比较抱歉,据说不太起眼(后来老婆跑路了估计与此有关),但他很讲义气、很讲原则,且从不贪小便宜。
    历史告诉我们,痞子就算混一辈子,也还是痞子,滑头,最后只能滑自己。长得帅,不能当饭吃。
    成大器者的唯一要诀,是能吃亏。
    吃亏就是占便宜,原先我不信,后来我信了,相当靠谱。
    李自成很能吃亏,所以开会的时候,别人不说,他说。
    第八队队长,不起眼的下属,四处寻找出路的孤独者,这是他传奇的开始。
    他说,一个人敢拼命,也能活命,何况我们有十几万人,不要怕!
    大家都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