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第9部_第八章 突围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很激动,他们认识到,李自成是对的,到这个份儿上,只能拼了。
    但问题在于,他们已经被重重包围,在河南待下去,死路;去陕西,还是死路;去山西,依然是死路。哪里还有路?
    有的,还有一条。
    李自成以他卓越的战略眼光和无畏的勇气,指出那条唯一道路。
    他说,我们去攻打大明的都城,那里很容易打。
    他不是在开玩笑。
    当然,这个所谓的都城,并不是北京,事实上,明代的都城有三个。
    北京,是北都;南京,是南都;还有一个中都,是凤阳。
    打北京,估计路上就被人干挺了;打南京,也是白扯;但打凤阳,是有把握的。
    凤阳,位于南直隶(今属安徽),这个地方之所以被当做都城,只是因为它是朱元璋的老家,事实上,这里唯一与皇室有关的东西,就是监狱(宗室监狱,专关皇亲国戚),除此以外,实在没啥可说,不是穷,也不是非常穷,而是非常非常穷。
    但凤阳虽然穷,还特喜欢摆谱,毕竟老朱家的坟就在这儿,逢年过节,还喜欢搞个花灯游行,反正是自己关起门来乐,警卫都没多少。
    这样的地方,真是不打白不打。
    而且进攻这里,可以吸引朝廷注意,扩大起义军的影响。
    话是这么说,但是毕竟洪承畴已经围上来了,有人去打凤阳,就得有人去挡洪承畴,这么多头领,谁都不想吃亏。
    所以会议时间很长,讨论来讨论去,大家都想去打凤阳,最后,他们终于在艰苦的斗争中成长起来,领悟了政治的真谛,想出了一个只有绝顶政治家才能想出的绝招——抓阄。
    抓到谁就是谁,谁也别争,谁也别抢,自己服气,大家服气。
    抓出来的结果,是兵分三路,一路往山西,一路往湖广,一路往凤阳。
    但这个结果,是有点儿问题的,因为我查了一下,抓到去凤阳的,恰好是张献忠、高迎祥、李自成。
    起义军新动向
    没话说了。
    但凡是没办法了,才抓阄,但有的时候,抓阄都没办法。
    真没办法。
    抓到好阄的一干人等,向凤阳进发了,几天之后,他们将震惊天下。
    在洪承畴眼里,所谓民军,都是群没脑子的白痴,但一位哲人告诉我们,老把别人当白痴的人,自己才是白痴。
    检讨
    很巧,民军抵达凤阳的时候,是元宵节。
    根据惯例,这一天凤阳城内要放花灯,许多人都涌出来看热闹,防守十分松懈。
    就这样,数万人在夜色的掩护下,连大门都没开,就大摇大摆地进了凤阳城。
    慢着,似乎还漏了点儿什么——大门都没开,怎么能够进去?
    答:走进去。
    因为凤阳根本就没有城墙。
    凤阳所以没有城墙,是因为修了城墙,就会破坏凤阳皇陵的风水。
    就这样,连墙都没爬,他们顺利地进入了凤阳,进入了老朱的龙兴地。
    接下来的事情,是比较顺理成章的,据史料记载,带军进入凤阳的,是张献忠。
    如果是李自成,估计是比较文明的,可是张献忠先生,是很难指望的。
    之后的事情,大致介绍一下,守卫凤阳的几千人全军覆没,几万多间民房,连同各衙门单位,全部被毁。
    除了这些之外,许多保护单位也被烧得干净,其中最重要的单位,就是朱元璋同志的祖坟。
    看好了,不是朱元璋的坟(还在南京),是朱元璋祖宗的坟。
    虽说朱五一(希望还记得这名字)同志也是穷苦出身,但张献忠明显缺乏同情心,不但烧了他的坟,还把朱元璋同志的故居(皇觉寺)也给烧了。
    此外,张献忠还很有品牌意识,就在朱元璋的祖坟上,树了个旗帜,大书六个大字:“古元真龙皇帝。”
    就这样,张献忠在朱元璋的祖坟上逍遥了三天,大吃大喝,然后逍遥而去。
    事情闹大了。
    从古至今,在骂人的话里,总有这么一句:掘你家祖坟。
    但一般来讲,若然不想玩命,真去挖人祖坟的,也没多少。
    而皇帝的祖坟,更有点儿讲究,通俗说法叫做龙脉,一旦被人挖断,不但死人受累,活人也受罪,是重点保护对象。
    在中国以往的朝代里,除前朝被人断子绝孙外,接班的也不怎么挖人祖坟,毕竟太缺德。
    真被人刨了祖坟的,也不是没有,比如民国的孙殿英,当然他是个人行为,图个发财,而且当时清朝也亡了,龙脉还有没有,似乎也难说。
    朝代还在,祖坟就被人刨了的,只有明朝。
    所以崇祯听到消息后,差点儿晕了过去。
    以崇祯的脾气,但凡惹了他的,都没有好下场。崇祯二年,皇太极打到北京城下,还没怎么着,他就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