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章 召了法图寺的醒尘大师入宫(108万打赏)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场风波虽然平息,但朝堂之中的暗流从未真正停歇。
    她缓缓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赵宸的身影。这一生,她不仅要守护他,更要守护这片江山。
    数日后,赵宸召集群臣,正式颁布新政:整顿吏治、削减冗员、减轻赋税、兴修水利、安抚百姓。朝堂上下无不为之震动,许多曾持观望态度的大臣也开始支持新法。
    柳如烟则亲自监督新政实施,每日奔波于各部之间,督促官员落实政策。她的身影,渐渐成为百姓口中敬仰的“贤后”。
    而在这场风暴过后,柳如烟终于明白,真正的权力,不是靠阴谋与斗争得来的,而是靠智慧与担当赢得的。
    盛夏过去,秋风渐起。紫禁城内的梧桐叶开始泛黄,飘落在地。柳如烟站在廊下,望着那片金黄的落叶,嘴角微微扬起。
    她知道,属于她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秋意渐浓,宫墙内外落叶纷飞,柳如烟身着素色锦袍,端坐凤仪殿内批阅奏折。连日来,新政推行初见成效,吏治整顿有序,百姓安居乐业,国库亦略有盈余。然而,她眉间却仍凝着一丝未曾散去的忧虑。
    “娘娘。”青鸢轻步走入殿中,神色微沉,“影卫传来密报,北境突厥军营中近日频繁调动兵力,似有异动。”
    柳如烟抬眸,目光微冷:“可查出具体意图?”
    青鸢低声回道:“据探子回报,突厥王帐内部似乎出现分歧,部分将领主张暂缓南侵,另有一派则力主趁我朝新法初行、边防未稳之际大举进攻。”
    柳如烟沉吟片刻,缓缓开口:“传令李崇,命其加强边境戒备,同时派出密使前往突厥王帐,设法挑拨其内部矛盾,务必拖延战事。”
    青鸢应声退下,柳如烟提笔拟了一道密旨,命兵部即刻执行。
    夜幕降临,御书房内烛火摇曳,赵宸缓步入内,见柳如烟正伏案疾书,不禁皱眉:“你又熬夜了?这些事,让臣子去做便是。”
    柳如烟抬头一笑:“事关社稷,岂能掉以轻心?陛下今日上朝,可还顺利?”
    赵宸在她身旁坐下,轻轻握住她的手:“今日朝堂之上,有人弹劾户部尚书王敬之,在赈灾期间私吞银两,克扣粮草。”
    柳如烟眸光一闪:“此事可有证据?”
    赵宸摇头:“空口无凭,朕已命大理寺彻查。只是……朝中风向愈发动荡,朕总觉得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柳如烟沉思片刻,缓缓道:“陛下,如今新政虽已推行,但仍有旧党残余势力不甘失败,若不尽快揪出幕后黑手,恐怕局势会愈发不可收拾。”
    赵宸点头:“朕也正有此意。如烟,你可有想法?”
    柳如烟目光微冷:“陛下不妨设下一计,引蛇出洞。”
    赵宸挑眉:“哦?何解?”
    柳如烟低声道:“陛下明日早朝时,当众宣布要彻查户部账目,并指派一名亲信大臣前去核查。如此一来,那些暗中勾结之人必定按捺不住,露出马脚。”
    赵宸听罢,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好,便依你所言。”
    翌日早朝,赵宸当众宣布:“近来屡有官员弹劾户部尚书王敬之,朕已命大理寺彻查。为避嫌疑,即日起,由兵部尚书陈彦亲自核查户部账目。”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王敬之虽非柳如烟亲信,但在赈灾之中立下大功,骤然被调查,显然有异。
    果然,不出两日,便有一封匿名密折呈至御前,指控王敬之贪污赈灾银两,并附带一份伪造的账册,字迹逼真,几可乱真。
    赵宸龙颜大怒,当即下令将王敬之押入天牢,并命大理寺严审此案。
    然而,就在大理寺准备开审之时,王敬之却突然暴毙于狱中,死因不明。
    消息传回宫中,柳如烟神色不变,心中却已明了几分。
    “果然是冲着王敬之来的。”她淡淡道,“他们急于除掉他,怕是他知道些什么。”
    赵宸握紧拳头:“这群贼子,竟敢如此猖狂!”
    柳如烟沉声道:“陛下,此事必有内应,否则不可能如此迅速地动手。臣妾建议,立刻彻查大理寺及天牢守卫,找出泄密之人。”
    赵宸点头:“朕这就去办。”
    数日后,果然查出一名大理寺判官收受巨额贿赂,泄露案情,导致王敬之被灭口。此人供认不讳,最终被处以极刑,震慑百官。
    而那封伪造的账册,也被证实出自一名擅长模仿字迹的江湖术士之手,此人原为东宫旧臣,后潜伏多年,终被影卫擒获。
    柳如烟亲自审问此人,对方供出幕后主使??竟是当初逃过一劫的礼部侍郎裴世安。此人曾多次反对新政,暗中联络旧党,企图颠覆皇权。
    柳如烟冷笑一声:“原来是你。”
    裴世安面如死灰,喃喃道:“我只是想恢复旧制,让天下回归正统……”
    柳如烟冷冷道:“你所谓的正统,不过是你的一己私利罢了。陛下仁厚,才容你们苟延残喘至今。如今竟敢勾结外敌,图谋不轨,真是罪该万死。”
    赵宸闻讯后震怒不已,当即下令抄没裴世安府邸,并牵连数十名官员,或贬或杀,朝堂一时震动。
    自此,朝中再无人敢轻易挑战柳如烟的权威。
    风波过后,柳如烟站在凤仪殿高阁之上,望着远处的紫禁城,思绪万千。
    “陛下,”她轻声道,“如今朝堂虽已肃清,但隐患仍在。边疆战事未平,百姓尚未真正安居乐业。臣妾以为,应当继续推行新政,稳固民生,方可长治久安。”
    赵宸站在她身旁,握住她的手:“如烟,有你在,朕才能安心。你说什么,朕都支持。”
    柳如烟微微一笑,眼中却闪过一丝坚定。
    她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远未结束。
    这一生,她不仅要守护赵宸,更要守护这片江山,让百姓不再受苦,让历史铭记她的名字。
    而在那巍峨宫殿之中,那位身披凤袍、目光坚定的女子,依旧静静伫立,等待着下一个风暴的到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