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辉怀疑自己,那就太冤枉了。
「东瀛企业确实是比较保守,更多的是讲究精益求精,创新上面有所不足。」
江辉认真的听着张少华的报告,表示出了高度的认可。
他还能不清楚未来光刻机的发展方向?
尼康和佳能现在如日中天,但是进入到了九十年代之后,固执己见的实施过去的技术路线,不愿意去变革,最终被阿斯麦给逆袭了。
等到后世,在高端光刻机领域,基本上已经没有尼康和佳能的位置了。
「是啊,反观阿斯麦的光刻机,由于技术路线相对先进,只要不断的做一些完善,最终还能实现加工精度的再一次提升。」
「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张少华听了江辉的话,心中松了一口气。
看来江辉果然跟自己说的那样,完全信任自己去打理岭南半导体啊。
「那你们尽快的跟几家光刻机厂家都展开报价,充分的利用信息差异,把我们的订单给确定下来。」
「适当的时候,如果做一些让步能够加快我们设备的交货时间,也是可以接受的。」
江辉生怕夜长梦多,到时候定金都交了,却是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办法收到设备,那就太可惜了。
现在已经1988年了,这种风险绝对是非常大的。
「厂长,还有一个事情我们可能需要引起注意。」
陈庆祥在旁边插了一嘴,「阿斯麦现在的光刻机,最主要的客户就是台积电。」
「而我们岭南半导体的业务发展方向是晶片代工跟自己设计生产同步展开。」
「其中晶片代工业务跟台积电是有竞争关系的。」
「不知道这会不会给我们跟阿斯麦的光刻机采购带来一定的风险。」
商场上面,什麽事情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陈庆祥这个技术男现在已经开始强迫让自己具备一定的商业思维。
今天尝试性的将自己观察到的情况给说了出来。
「如果我们一直从阿斯麦采购光刻机的话,这个风险还真是存在。」
「不过考虑到后续南山设备跟岭南半导体那边会共同开发属于自己的光刻机。」
「那麽台积电和阿斯麦那边带来的风险就是完全可控了。」
「如今的阿斯麦,毕竟还是属于全球光刻机行业的弱者,急需更多的订单来证明自己的实力,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江辉稍微思考了一下,给出了自己的判断意见。
台积电刚刚起步,阿斯麦也还不是光刻机巨头。
陈庆祥的担心,不会那麽快的发生。
……
「社长,我从尼康那边得到一个消息,华夏的岭南半导体在找他们洽谈采购最新的光刻机的事情。」
「按照尼康那边反馈的情况,华夏这一次准备投资修建1.8微米制程的晶片工厂。」
「这已经是国际上最主流的生产工艺,比去年台积电和三星投资的晶片工厂的工艺还要更进一步。」
佐野三木作为日立半导体事业部销售部负责人,对于行业内的动态自然是很关心。
这几年,动作最大的美利坚这个老对手就不用说了,德州仪器丶英特尔等公司的一举一举,佐野三木都有安排人盯着。
而亚洲这边的情况也开始发生变化。
高丽的三星电子孤注一掷的加码半导体产业,大有想要超越东瀛企业的想法。
而台积电的出现,更是给晶片行业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玩法。
这些都引起了佐野三木的高度关注。
本来岭南半导体这麽一家华夏的半导体企业,是不知道日立半导体这边警惕的。
毕竟华夏的半导体技术水平跟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还是挺大的。
可是去年开始,岭南半导体横空出世,导入的新设备一下就把华夏的半导体生产工艺水平提高了一大截。
不过跟东瀛这边相比,差距还是非常大。
所以佐野三木也只是保持了关注,并没有特别的紧张。
现在过了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岭南半导体就开始考虑导入1.8微米制程的晶片设备,那个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种现阶段国际主流的先进工艺,虽然已经有不少厂家掌握,但那些厂家都是国际主流的半导体巨头。
「岭南半导体的动作那麽大?」
「他们去年才成立吧?」
「第一条生产线估计都还没有量产,就迫不及待的要导入新的工艺?」
小池太郎愣了一下,脑中快速的回想了一下跟岭南半导体相关的信息。
这家工厂的相关情况,之前佐野三木也跟他汇报过,他多少也有点印象。
毕竟是华夏工艺最先进的工厂,还是值得关注一下的。
只是他没想到那麽快就又听到了岭南半导体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