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光刻机哪家强?着急的台积电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是的,它们第一座工厂的设备,应该也是还在安装之中,没有正式的量产。」
    「以华夏那技术水平,要完全让这一座工厂达到原本的工艺水平和良品率,至少也是需要一年的时间。」
    「也就是在今年之内,岭南半导体都不足以形成3微米制程的工艺技术。」
    「现在直接开始洽谈采购1.8微米制程的设备,这样子的激进做法,我觉得值得警惕。」
    佐野三木从岭南半导体的身上看到了高丽三星电子的一些影子。
    这种跟市场主流的发展节奏不吻合的企业,往往就是行业内的变数。
    对于日立半导体来说,显然是不想看到有那麽多的变数出现。
    「按照你这个说法,它们就算是今年顺利的采购了1.8微米制程的晶片设备,也没有那麽进入到量产状态。」
    「就算是激进一点估计,那也要去到1990年左右才能量产,要是不顺利的话,甚至去到1991年或者1992年都是有可能吧?」
    小池太郎结合自己的经验,快速的给出了判断意见。
    「是的,我也是这麽认为的。」
    领导的判断自然是没有毛病,佐野三木直接当了应声虫。
    「如果是这样子的话,等到几年之后,行业内的晶片制程肯定已经是1微米,甚至是0.8微米等更加先进的水平,甚至开始进入到纳米时代。」
    「岭南半导体的新生产线,投产开始就落后于行业,对我们的威胁应该是很有限的吧?」
    「现在他们急急忙忙的投资那麽大的资金去采购新设备,肯定也会耽误其他方面的发展。」
    「我觉得这个事情我们看着就行,不需要跟尼康那边打招呼,让他们做什麽特别的手脚。」
    小池太郎知道佐野三木今天过来跟自己汇报这个事情的目的。
    不等对方说出自己的想法,他就把自己的意见给了出来。
    对此,佐野三木自然没有什麽特别好说的。
    只是,并不是每个半导体企业的看法都是跟日立半导体那样子。
    像是台积电,此时的危机感就非常的强。
    ……
    「张总,岭南半导体那边突然很激进的跟各个设备厂家接触,要直接引进当下主流的晶圆和晶片加工设备。」
    「我感觉对方这一次是冲着我们来的。」
    曾凡尘自从知道岭南半导体也要搞晶片代工业务开始,就高度重视大陆地区的这家半导体企业。
    虽然他心中有很多疑惑,觉得岭南半导体应该没有办法那麽快就搞出属于自己的半导体工厂出来。
    但是考虑到岭南半导体母公司宝马科技这几年的光辉业绩,他还是比较担心的。
    「我要是没有记错的话,岭南半导体现在正在修建的工厂,引进的是美利坚那边的二手4英寸晶圆设备和3微米制程的晶片加工设备吧?」
    「现在工厂都没有投产,就那麽迫不及待的想要引进更加先进的技术,这个玩法确实是让人很困惑。」
    「不过按照正常的发展节奏,它们就算是采购了这些先进的设备,也没有办法那麽快把产品给生产出来吧?」
    张中某的这个看法,跟日立半导体那边到时有点相似。
    毕竟万物的发展都是渔鸥一定规律可言,只要跟着这个规律去做判断,基本上不会有特别大的错误。
    「是的,从4英寸晶圆到5英寸晶圆,从3微米制程到18微米制程,这绝对不是简单的一个数字变化。」
    「背后需要付出的技术努力是非常巨大的。」
    「岭南半导体的这个搞法,我也觉得不会成功。」
    「但是这样子的做法,我担心会扰乱晶片代工市场的节奏。」
    「到时候我们的客户看到岭南半导体的一些信息,可能会给我们提出一些无理的要求。」
    「这相当于凭空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难度。」
    曾凡尘的这个说法,显然也是挺有道理的。
    不管是哪个客户,看到自己的两个供应商里面,其中一家有更加先进的设备,那肯定会要求另外一家也引进。
    要不然的话,就不会优先考虑跟你合作了。
    可是对于台积电来说,第一步的投资都还没有那麽快收回来,技术也没有完成消化。
    现在要直接上马第二步的投资,难度是非常大的。
    毕竟它们的投资跟岭南半导体不一样,不是一个人说了就能开干。
    「针对这个局面,你有什麽具体的想法吗?」
    发现问题是为了把它解决。
    张中某是绝对不允许有人破坏台积电的发展大局。
    它们刚刚拿到了英特尔的订单,准备大展拳脚的开启晶片代工业务,给行业带来完全不一样的玩法。
    要是刚刚开始就被岭南半导体打乱了节奏的话,损失是非常巨大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