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光刻机的突破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汽车行业的发展,不是单纯的主机厂多生产一些车就可以发展起来的。
    这背后牵扯到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只有零部件丶原材料丶设备等各方面的水平都上去了,华夏才能真正算是汽车强国。
    像是后世的华夏,一年销售3000万辆汽车,绝对是汽车大国了。
    但说是汽车强国?
    这可就真的未必了!
    至少在电动车时代到来之前,绝对是谈不上汽车强国的。
    这一点,江辉是看的特别清楚的。
    所以宝马汽车集团这边,不仅有零部件业务,还有钢铁材料业务,更有南山设备那边在负责各种设备的开发。
    有着宝马汽车集团作为靠山,南山设备这今年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
    通过自己培养人材以及从国内各个设备厂家挖人的方式,南山设备的员工规模,已经突破1万人。
    这绝对不算少了。
    「江总,我们仿制的可以用来加工3微米制程晶片的光刻机,已经顺利的通过了测试。」
    「虽然性能没有比岭南半导体使用的更好,但是基本上达到了可替代的程度。」
    林桥生满面春风的亲自上场,在会议室里头给江辉汇报光刻机项目的进展。
    作为晶片行业技术含量最高,重要性也最高的一款加工设备,光刻机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之前华夏这边倒也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电子工业部当年还成立了专门的光刻机项目,试图追上国际水平。
    但是经过了多年折腾之后,发现差距越来越大,最终在经费不足等各种背景之下,光刻机项目下马了。
    眼下南山设备作为一家企业,居然敢启动光刻机研发项目,并且经过几年的努力之后,顺利的实现了技术突破。
    这绝对超出了许多人的想像。
    就连林桥生这个南山设备的总经理,刚开始都有点不敢相信。
    再三确认之后,最终知道自家光刻机团队,是真的开发出来了光刻机,他的心情立马就激动了。
    虽然这个时候,国际上最先进的晶片制程,已经从微米时代进入到了纳米时代。
    英特尔都已经投资了5微米制程的晶片工厂。
    这就意味着阿斯麦或者佳能丶尼康已经可以生产5微米制程的光刻机。
    从3微米制程到5微米,之间至少需要两代产品来叠代。
    可以说南山设备的光刻机,距离国际最先进的水平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但这仍然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因为目前宝马汽车集团使用的各种晶片,3微米制程基本上就够用了。
    至少未来几年内是这个样子。
    而有了第一款产品之后,接下来5微米,1微米,8微米,甚至是5微米,都可以不断的搞出来。
    甚至中间跳过一部分的制程都是有可能的。
    最终在2000年之后追上主流水平,江辉觉得就够了。
    没有必要好高骛远的说下一款产品就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这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事情。
    像是珠江科技那边,虽然也需要用到一些比3微米制程更加先进的晶片,但是这部分晶片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考虑从英特尔等厂家采购。
    自己生产一部分重要性不是那麽高的其他晶片。
    最终慢慢的过渡到自己生产所有的晶片。
    万事开头难。
    一旦开了头,事情就好办了。
    「岭南半导体那边新工厂的三通一平工作都已经做好了。」
    「就等你们的光刻机技术突破。」
    「其他的生产设备就可以跟着下定,然后争取在一年之内就让这个新工厂进入到量产状态。」
    岭南半导体这边是代工业务和集团自己的业务都生产。
    再加上最开始的时候生产线的产能也不算很大,所以其实已经差不多都利用起来了。
    之前预留的一部分生产场地,已经给到新追加的生产设备上面。
    那个时候主要是考虑到南山设备的光刻机项目正式的量产之后,阿斯麦也好,佳能也好,估计都不会愿意销售先进的光刻机给到岭南半导体了。
    理想情况下,岭南半导体很快就能掌握5微米制程的生产工艺。
    到时候南山设备那边再复制开发一下,同时结合之前开发3微米制程的光刻机的经验,应该可以有一些突破。
    后面1微米制程的光刻机,就要靠自己去开发了。
    大概率阿斯麦那边是不愿意再销售了。
    当然,一旦南山设备突破了1微米制程的工艺,估计阿斯麦又会立马跟着调整策略。
    允许岭南半导体这边继续采购1微米制程使用的光刻机,但是更先进的继续限制。
    如此种种,一直到南山设备彻底的追上阿斯麦为止。
    这个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