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光刻机的突破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局面,江辉几乎是已经提前预测到了。
    「没问题,我们的样机生产出来之后,再结合测试结果做一些调试,立马就可以用来生产量产设备了。」
    「有了前面的经验,我们自己生产设备的时间比从外面采购设备肯定是要快的。」
    「价格方面,初期可以做到跟阿斯麦一样的水平,后面肯定是更便宜的。」
    虽然都是一个老板的产业,但是毕竟是不同的公司之间交易。
    卖设备,肯定也是要收钱的。
    「没问题,以后就按照这个规律来搞。」
    「第一台交付的光刻机,都按照阿斯麦相同价格来对应。」
    「但是从第二台开始,就要体现成本下降。」
    「最终让我们的生产成本做到比阿斯麦便宜一半以上,开始进军国际市场。」
    江辉搞南山设备,肯定不是单纯的满足集团自己的使用需求。
    走向国际市场,开拓更多的客户,让南山设备成为国际上知名的设备厂家。
    这条道路,他是一定要走的。
    「那没有问题。」
    「对于我们来说,前期的研发费用投入,会优先在早期的产品上面进行分摊。」
    「越是到了后期,分摊费就会越少。」
    「将来我们同类型设备别说是比阿斯麦便宜一半了,就是超过三成的价格,我都不能接受。」
    林桥生给自己立了一个军令状。
    别看成本做到人家的三成,似乎很有挑战性。
    其实考虑到华夏这边整个产业链的生产成本和欧洲那边的做一下对比的。
    这种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就像是后世各个医院使用的CT设备。
    在国内没有同类产品的时候,销售价格都是以千万为单位。
    等到国产设备上来了,直接就去掉了一个零。
    光刻机的情况,理论上也是差不多的。
    现在华夏不能生产,价格自然就贵。
    等到华夏可以生产了,绝对是会下降一大截。
    「行,我可是记住你说的话了。」
    「等会我就让岭南半导体那边跟你们对接,开始启动新一期工厂的修建。」
    「这一次,我们的目标是要把全球3微米制程的晶片生产和代工业务,抢过来一半以上。」
    搞定了关键设备业务,岭南半导体这边自然是要大干一场。
    别以为低端一点的晶片就没有市场,其实情况恰恰相反。
    高端的晶片价格高,但是销量有限。
    中低端的晶片,才是销量的最主要贡献者。
    3微米制程的晶片,虽然不算先进,但是也没有落后到哪里去。
    毕竟华夏也是这两年才依靠岭南半导体掌握了3微米制程的晶片技术。
    更早之前都是生产不了呢。
    以后国产化之后,成本大幅度下降,各种家电企业都能够有的起晶片。
    那麽许多带有控制功能的新产品,自然就会冒出来。
    到时候互相促进之后,岭南半导体的盘子就算是活了。
    ……
    「江总,如果要把全球一半以上的3微米制程的晶片市场都给拿下来的话,那麽我们只是投资一条产线是完全不够的。」
    「估计至少需要修建五条线才行。」
    「不过我们的土地储备倒是完全足够。」
    「我建议先修建一座可以容纳两条产线的新工厂,然后根据晶片订单的情况去扩大投资。」
    张少华作为岭南半导体的总经理,从来没有享受过资金这麽充分的日子。
    以前在742厂当副厂长的时候,他虽然分管技术研发工作,但是在厂里面其实是受到排挤,话语权不大。
    到了岭南半导体之后,直接负责新工厂建设的所有事情。
    公司上上下下的事情,几乎都是他说了算。
    江辉只在意他是不是按照自己指明的方向去努力。
    现在第一座工厂的产能都没有达到100%的情况下,第二座工厂又要开始修建了。
    毕竟从江辉的话里面的意思来看,后续还有各种大动作。
    岭南半导体这是要在未来几年内把自己搞成全球规模巨大的晶片厂家啊。
    不过,生性谨慎的他,还是不想步子迈的太大。
    「没问题,就按照你说的这个节奏来搞。」
    「不过在人员的招募和培训方面,有些工作要提前展开。」
    「我们的各个管理职位,都可以设置一个或者两个副职,让他们随时都可以拉出来负责一个新的工厂。」
    江辉也不是那种盲目自大的人。
    他只是想要让岭南半导体将来成为巨头,并不是现在立马就依靠修建工厂来建成巨头。
    这肯定是不现实的事情。
    「没问题,现在改革的政策彻底的明确之后,主动来深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