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江总,这段时间通过各种办法找我们打听消息的人挺多的。」
「感觉我们已经突破了1.8微米制程的信息,已经被人知道了。」
林桥生这段时间接到了不少打听消息和考察的电话,觉得有必要跟江辉汇报一下。
他是知道江辉这几年想要低调的发展半导体技术。
所以不管是岭南半导体那边,还是南山设备这边的光刻机等设备技术的突破,都不打算大规模的去宣传。
等到技术实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时候,自然不需要宣传也会被人主动的报导。
那个时候其他方面容易被人卡的地方,也肯定取得了进步。
但是现在的话,如果国际上的一些厂家联合起来,还真是可以给岭南半导体的发展带来一定影响的。
毕竟晶片加工过程当中,并不是你搞定了光刻机等几个关键设备,就什麽事情都可以了。
里面一些晶片设计软体,光刻胶和惰性气体等东西,不少都是需要从国际上采购。
国内的厂家,在这方面的实力还是比较薄弱的。
「没关系,知道了就知道了。」
「本来也不可能瞒得住,毕竟岭南半导体那边还想要拓展1.8微米制程的晶片代工业务呢。」
「但是他们知道归知道,反正我们就是不去主动宣传。」
「至于国内其他厂家如果要来采购,那就大大方方的卖给他们就是了。」
「不过也要让对方签署保密协议,不要主动透露光刻机是从我们南山设备采购的。」
虽然这种做法有点掩耳盗铃,但是次数多了,时间长了,还是可以起到效果的。
「嗯,国内不少半导体企业看到岭南半导体走晶片代工业务取得了显着的成功,对于导入先进位程的晶片加工设备应该是很有积极性的。」
「部委那边对于这些不用耗费大量外汇就可以提升半导体工厂生产水平的项目,也都是支持的。」
「这麽一来,我们在未来三年应该可以接到大量1.8微米制程的光刻机设备订单了。」
林桥生手上现在负责了挺多大设备的项目。
整个南山设备的生产规模每年都在快速增长,如今已经是国内最大型的设备厂家了。
关键是他们生产的设备,普遍都是技术含量比较高,价值比较高的设备。
这是非常难得的。
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要强大,设备实力是一定也要强大才行。
要不然单方面发展,那是不现实的。
最终的利益都会被人收割。
「我们前段时间不是去长安市考察了吗?」
「后面可以考虑把一部分的光刻机设备放在长安市生产,这样子也可以增加一些对手打听情报的难度。」
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头。
江辉也担心到时候南山设备发展太快,有些人会使出一些极端的方法出来。
比如工厂着火之类的事情,完全是有可能发生的。
到时候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虽然也能通过各种手段来预防,但是同时修建一个新工厂,也是很有必要的。
相关部门那边,显然也是乐见其成。
特别是一些军工单位也是有各种设备的使用需求,它们肯定是不大希望跟一般的设备一起生产的。
「没问题,长安市那边的高校很多,人才储备比较丰富。」
「我们去那边发展的话,障碍不是很大。」
相比其他的内流城市,长安市各方面的条件还是不错的。
历史底蕴也比较深厚,还是有不少人才愿意在长安市定居的。
这对南山设备在那边的发展,也是很有好处的。
……
「社长,情况基本上搞清楚了。」
「岭南半导体确实是已经投产了1.8微米制程的晶片工厂。」
「里面的关键设备光刻机是南山设备那边提供的。」
「华夏的一些半导体企业,已经开始主动的联系南山设备那边商讨光刻机采购的事情。」
「岭南半导体取得了新的技术突破之后,据说准备在晶片和内存领域多方面出手,快速的扩大应用场景。」
「估计他们也会进一步的修建更多的1.8微米制程的晶片工厂,抢占这一块的市场。」
金泰作为三星电子市场部负责人,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搜集各种行业信息。
这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也是非常关键的。
特别是半导体行业的更新换代非常的快,这方面的信息就更加重要了。
「南山设备居然那麽快就取得了技术突破,实在是有点让人感到意外啊。」
「之前阿斯麦那边不是预估对方至少还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才能从3微米制程的光刻机过渡到1.8微米制程吗?」
李建喜皱了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