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眉头,心中有点担忧。
三星电子现在主要是在DRAM内存上面发力,其中最主要的工艺就是1.8微米制程。
要是岭南半导体那边也在这方面投入重金,那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这些年,他对岭南半导体也算是比较了解了。
背靠宝马汽车集团,岭南半导体的资金压力比三星电子都还要小一些。
对方是完全有底气跟三星电子一起烧钱搞DRAM内存的。
「这些年我们不少的推测放在岭南半导体或者南山设备那边,都是失效了。」
「江辉创建的各个企业,发展情况跟许多华夏的企业都很不一样。」
「我觉得今后不能用过去的眼光去评价那些企业。」
「要不然指不定什麽时候他们就又搞出来什麽新的东西了。」
金泰的这个判断,显然是很准确的。
但是李建喜却是不想听到这样子的内容。
「公司内部在考虑加大DRAM投入的同时,也在晶片领域加大投入。」
「我们的电脑丶手机业务,今后对这方面的晶片需求也会增加。」
「这麽一来,岭南半导体很可能会成为我们在亚洲地区最主要的竞争对手。」
「你一定要想办法打听更多的消息才行。」
「然后要是可以从对方那边挖一些人过来,那就最好不过了。」
李建喜还是很有野心的。
三星电子在过去十年也发展的非常快。
按照历史正常发展下去的话,再过十几年,三星电子完全会成为行业的一个巨无霸。
「嗯,我们在华夏已经成立了分公司,不过分公司距离深城比较远。」
「我准备下一步在深城那边也设立一个分公司,这样子更好展开工作。」
「华夏那边的工资普遍都不高,我们只要提供一个跟国内差不多的收入水平,就能吸引不少华夏员工加入。」
金泰对市场行情是做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三星电子的员工薪酬水平,普遍都是每个月超过了1万元人民币。
用这个收入水平去挖人的话,他觉得还是没有什麽压力的。
要知道三星电子在华夏的工厂,现在一般工人的工资只有一百多块钱呢。
就算是一些技术人员,也不会超过300元一个月。
这麽一来,1万元的月薪的刺激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
「小池社长,我觉得公司有必要加快一下半导体技术的更新换代才行。」
「要不然三星电子丶台积电和岭南半导体这些竞争对手的技术水平,很快就要超越我们了。」
日立半导体曾经也是东瀛半导体行业的霸主之一。
现在的实力和规模也不容小觑。
但是最近十年东瀛的半导体行业受到了美利坚的打压,各方面的发展速度明显是变缓慢了。
以前,台积电也好,三星电子也好,日立半导体是完全没有放在眼中的。
至于华夏的竞争对手,它们都不认为那些厂家是自己的竞争对手。
但是现在的情况,开始发生变化。
作为销售部负责人的佐野三木,在这方面的感触是最深的。
「半导体业务现在并不是公司最核心的业务,更多的时候是为了满足集团其他企业的需求。」
「我们想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去开发新技术,修建新工厂,董事会不会轻易同意的。」
小池太郎对于日立半导体在日立集团内部的地位变化是有很清晰的认知的。
他有一种预感,日立半导体将来很可能会被集团给抛弃。
不说直接卖给某家企业,跟其他某家企业的半导体业务合并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
这种情况下,集团那边自然是不希望有太多的投资发生。
因为很可能这些投资下去之后,还没有开始挣钱,局面就已经发生巨大改变了。
「可是如果我们不快速前进的话,其他厂家是不会等我们的。」
「像是三星电子和岭南半导体,它们这几年都新增加了好几座工厂。」
「它们的生产规模,估计这两年就要彻底的超过我们了。」
「在技术方面,跟我们之间的差距也非常小了。」
佐野三木有点着急的说道。
半导体行业,一旦技术落后之后,你想要继续追赶,可就没有那麽容易了。
毕竟别人是不会停下来等你的。
在摩尔定律的敦促之下,各个竞争对手都会快速的实现技术叠代。
「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我们只能按照董事会定下来的节奏去发展。」
「再说了,也不是只有我们四这样子,NEC和三菱半导体那边也都是差不多的情况。」
「短期内,我们还是可以满足市场需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