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兵发成都(感谢「暖阳1314」大佬的白银盟)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的世家豪强清楚自己对他们的态度,继而支持高对付自己。
    「节帅自收复绵州以来,我三人本该立即拜见节帅,只是族中事情繁忙,故此耽误。」
    「此为我三族向节帅投献,以助节帅治理绵州,请节帅过目——」
    李肇三人各自呈出一份类似拜帖的东西,而堂内候着的两名别将见状,其中一份接过并转交给刘继隆。
    刘继隆打开看了看,只能说世家底蕴丰厚,所谓投献贴内的东西,不仅有粮食和金银铜钱,还有许多古籍古画,以及五千多亩田地。
    粗略计算,这些东西的价值不少于十方贯,而这还只是大半个州的世家手笔。
    整个大唐如绵州这样的州,少说也有三十个。
    这点东西虽然也算得上割肉,却算不上伤筋动骨。
    刘继隆这段时间看过绵州留下的那些文册,单以土地来说,绵州近百万亩土地,有六成都在六大世家,十馀家豪强庶族手中。
    百姓仅有四成土地不说,还要接受这些世家庶族出身的官员丶背吏盘剥。
    在如今这个时代,地方治理多是世家庶族出身的子弟,他们自然不可能盘剥压榨自己家族的产业,所以盘剥百姓就成为了他们敛财的手段。
    如果只是苛捐杂税,百姓还不至于活不下去,但这些官员胥吏,通常把家族的田地按照下田收税,将百姓的田地视作上田收税。
    这麽做,等于转嫁家族该缴纳的赋税给百姓,让百姓交「富人税」,世家庶族交「穷人税」。
    他们来找自己,恐怕就是为了官员背更的名额而来。
    刘继隆合上礼单,面色平静道:「东西不错,某收下了,诸位还有何事?」
    眼见刘继隆收下东西,几人如释重负,纷纷陪笑道:「听闻节帅要调官吏南下,我等以为不必如此。」
    「只要节帅开口,我等家族数百子弟,立马以节帅马首是瞻!」
    三人的话,如果是被毫无底蕴的统治者,亦或者有眼光的枭雄听到,这群人自然高兴。
    不论是两汉还是李唐,亦或者是后来的两宋和元明清三代,统治者都需要依靠地方势力来收税和治理地方。
    李肇三人口中的数百子弟,代表的就是数百能够文章的官吏,足够治理两三个州,十几个县。
    得到他们的投靠,便代表统治者多出了数百官吏,而他们也将扩大家族势力,从一个绵州影响到两三个州,十几个县。
    这是双方共赢的局面,所以统治者往往都会接受他们的投靠。
    朱元璋和李自成的最大不同,就是前者知道该在什麽阶段利用什麽人;后者不知道,亦或者没有足够时间来利用这群人。
    按理来说,刘继隆也应该利用起这群人,因为他现在的文治实力,似乎还不足以治理整个天下。
    不过他有自己的心思,而且现在的他,还有足够数量的陇右学子还未释放出来,不必委曲求全。
    「尔等态度,某已然知晓,若有力所不逮的事情,某会交给尔等操办的。」
    刘继隆平静说着,三人闻言浮现笑意,连忙作揖道:「是—」
    眼见三人陪笑,刘继隆当即吩附别将准备饭食,随后与三人共饮酒宴一场,
    直到夜半送走三人后,刘继隆才回到了中堂。
    他并未直接休息,而是走到书房坐下,面前摆上了一本本空白的书册。
    与此同时,擢升为校尉的李阳春带着两名兵卒走了进来,为刘继隆摆上了安神茶和一些糕点。
    刘继隆朝他看去,但见李阳春的右臂依旧缠着绷带,不免询问道:「伤势如何?」
    「劳节帅挂念,再有半个月就能拆开了。」
    李阳春恭敬回答,而那两名兵卒则是放下东西后走出了中堂。
    他们离开后,刘继隆缓缓开口道:「今日之事,都听说了?」
    「听说了些。」李阳春点点头,姿态一如昔日在临州课堂上那般,好似被教育的学生。
    刘继隆颌首道:「天下太大,以陇右的底蕴,囊括三川后,治理起来便有不少麻烦了。」
    「这些世家豪强和都护府的关系得把握好,若是太早表现我们的态度,恐怕会引起天下世家豪强的抵抗。」
    「只要隐忍一阶段,等到天下安定,到时候就可以做我们想做的事情了。」
    「是!」李阳春没有反问什麽问题,而是点头应了下来。
    他有自己的主见,但更多时候,他都相信刘继隆的想法和主见。
    「这些世家暂时不能除去,但他们占据大量土地也是事实,若是不除去他们,百姓就无法得到土地,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做?」
    刘继隆考校着李阳春,李阳春听后说道:「只要官吏都是我们的人,按照真实的情况收税,那就可以用收来的赋税来鼓励百姓开垦荒地。」
    「绵州的情况,节帅您也看到了,许多土地都能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