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大国光刻,震惊世界的奇迹【万更求订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我很乖的,爸爸早点回来。”
    徐源宠溺的揉了揉闺女的小脑袋,又和陈雨然说了几句后率先离开。
    车子早就已经等在了楼下,徐源坐进去后,便直接前往科学城光刻工厂。
    ……
    尽管在电话里,徐源从赵翔口中得知,过来的媒体记者数量不少。
    但在真正到达后,才真正对这个数量有了具象化。
    伴随着车子驶入进去,透过车窗几乎随处可见戴着证件的记者人员,以及肩抗设备的摄影师。
    甚至有些记者都已经开始面对镜头拍摄起来,不知道是在录片头还是直播。
    而当车辆停稳,他的到来也立刻引起了现场媒体人员的注意。
    这时只听有人突然大喊了一句。
    “徐院士来了!”
    可以说声音才刚传播出去,听到这句话的人瞬间便反应了过来,迅速带着设备朝徐源围了上去。
    基本上还没等徐源反应过来,便发现眼前已经是举过来的各种话筒。
    并伴随着记者们的询问。
    “徐院士您好,我是青年报的记者,您能和我们具体讲一下光刻工厂是什么吗?”
    “刚才听赵教授说,光刻工厂能比得上几十台光刻机同时运行,请问这个说法完全属实吗?”
    “徐院士,你认为光刻工厂和光刻机相比,它的优势都有哪些?”
    “光刻工厂目前只能生产7纳米工艺芯片吗?”
    “能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吗?”
    ……
    徐源接受采访的次数并不算少,并且每次的阵仗也能称得上大。
    但和今天的场面相比,却依旧是小巫见大巫。
    面对这么多张无比期待激动的面庞,可以预见不回答是没办法移动脚步了。
    哪怕身边有不少安保人员维持秩序,也无法突破记者和摄影师组成的人墙。
    当然徐源对大家的心情是理解的。
    毕竟先前因为光刻机的问题,被迫压抑这么久,还要面对海外公司的嘲讽。如今总算成功反击,怎么可能会不激动兴奋。
    于是念头停留在这里,徐源心里面也是哭笑不得。
    只得先在这里回答几个问题再说。
    “大家先安静一下,有什么问题一个个来,今天肯定会满足所有人对光刻工厂的好奇心。”
    不得不说在民众心里,徐源还是很有威望的。
    随着主动抬手作按压的姿势,话音响起的同时,现场顿时便安静了下来。
    到了这个时候,徐源便也不再卖关子,开始针对刚才的问题回答。
    “光刻工厂是一种借助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直接对芯片进行光刻的全新思路,它的出现将彻底改变以往光刻机的历史,推动芯片制造技术新革命。”
    ……
    在徐源的回答下,现场众人对光刻工厂也终于有了清晰的认识。
    但心情却是越来越激动。
    越发被光刻工厂的强大震撼到。
    幸好里面得到消息的赵翔,及时带人出来解了围。
    才算结束这一环节的采访,使得徐源能够回到楼内核心区域。
    而从赵翔和其他成员的口中,徐源才得知已经有批记者被安排妥当,外面那些都是这段时间刚过来的。
    说句丝毫不夸张的话,不知道的都还以为是在召开新闻界大会呢。
    值得一提的是,之后科学院院长白新周,以及昨天出席见证光刻实验成功的领导,也相继到达光刻工厂接受记者的采访。
    也算是给徐源分担了压力。
    由于前来的媒体人员数量实在太多,最终经过商议决定直接召开新闻发布会。
    在会上全面介绍光刻工厂。
    而发布会地点就选在了光刻工厂大厅。
    上午十点。
    随着新闻发布会正式开始,徐源作为项目负责人肯定是要主讲。
    尽管并没有准备什么演讲稿,但作为自己全程参与成功完成的项目,只需要稍微组织下语言,便能熟练的讲解出来。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徐源先从稳态微聚束理论,介绍这项全新的方向。
    并指出光刻工厂可以同时生产不同规格的芯片。
    且相当于几十台光刻机运转。
    每天全功率运转的话,能制造出来的芯片数量,直接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虽然只是一座工厂,生产效率却不是海外其他晶圆厂能够相比的。
    另外为了能让广大网友更好的理解,他还特意又拿烧水理论来比喻。
    把光刻机形容为精准烧出某个度数的热水,光刻工厂则是直接拉满,无论想要多少度的水,直接就去相应的冷却区间接就行。
    其中的差距很轻松便能清楚。
    加上中间还有着赵翔的补充,算是比较圆满的结束了这一环节。
    至于接下来的提问环节,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