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大国光刻,震惊世界的奇迹【万更求订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则反倒是徐源喜欢的。
    因为相比较刚才被那么多记者围着提问,现在则是自己选择记者回答。
    这时随着他的目光在台下扫过,很快一道熟悉的身影便进入到视野中,正是之前外派东景在网上有些粉丝的总台记者董军。
    “请这位记者提问。”
    董军自从在航天领域上采访火出圈,便对徐源非常敬佩崇拜。
    基本上只要是有和徐源相关的新闻,他都会第一个主动申请采访。
    这次昨天晚上接到信息,得知徐源负责的光刻工厂项目研发成功,彻底解决了国内芯片制造困境,他顿时感到精神振奋心情激动。
    尤其确定自己拿到采访资格后,整个晚上都在为采访做准备。
    基本没怎么睡觉。
    此刻看到徐源第一个选择了自己,他强压着心里面的欣喜。
    展现出作为总台记者的专业素养。
    站起身后语气沉稳的问:
    “徐院士。”
    “目前我们的光刻工厂最高已经能自主生产7纳米工艺高端芯片,芯片制造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请问未来还会进一步研究提升吗?”
    徐源将董军的问题听进耳中,几乎没有任何停顿便开口给出肯定回答。
    “当然。”
    嘴角噙着笑容吐出这两个字后,接着又往下详细补充起来。
    “任何技术的研究都是无止境的,芯片制造技术同样如此。”
    “我们的光刻工厂,和光刻机不同的一点,是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包含着各种不同波长的光源。”
    “目前我们已经在着手研究6纳米芯片制造,未来更是展望3纳米芯片。”
    “在这点上我们有信心,长期保持芯片制造技术在国际上的绝对领先地位。”
    伴随着徐源的回答结束,台下顿时自发响起了一阵热烈鼓掌声,台下众多记者目光中都流露着兴奋,谁何曾想过在半导体芯片制造行业中,国内也能有这样技术水平。
    以往国内根本不具备高端芯片制造能力,各大厂商也只能从海外进口芯片。
    哪怕自研了一款国产芯片,都还要找人代工。
    但现在情形完全不同了。
    借助光刻工厂,不但技术直接国际领先,并且未来还会一直保持住。
    用一句熟悉的话来说,那便是攻守易型了。
    董军无比认真的听完徐源的回答,情绪激动之下都感觉心脏都快跳了出来。
    深吸一口气稍微平复下心情,然后俯身表示感谢。
    “谢谢徐院士的回答。”
    徐源则始终保持着淡淡笑容,然后又挑选了位来自华新社的女记者提问。
    “徐院士您好,听说在这次的项目上,您除了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光刻工厂,还顺便为国家解决了高端光刻胶的问题。”
    “使得芯片制造良品率大幅度提升。”
    “请问是这样吗?”
    听到这个回答,徐源倒是有些眼前一亮,对方倒是找到了一个很不错的切入点。
    毕竟除了光刻工厂外,高端光刻胶和良品率,是海外相关公司最关心的问题。
    关系到最切实际的利益。
    面对这个问题,徐源同样没有停顿,直接详细解释起来。
    “我们确实和箐华大学以及燕京大学,组建了光刻胶联合实验室,最终经过多次实验研究,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研发出一款新型光刻胶。”
    “此光刻胶能有效应用在高端芯片制造上,并且成本非常低廉。”
    “加上芯片的良品率也因此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六,所以相比其他晶圆厂,我们的光刻工厂能够实现更低的芯片生产成本。”
    “所以借这个机会,我们也欢迎其他公司,来和我们合作下订单。”
    短短几句话的内容,却提出了几个关键数据。
    包括较低的成本和很高的良品率。
    又加上趁机会打的广告,可以想象等这段采访流传到外网上。
    会对霓虹的信越以及各大晶圆厂,带来怎么样的沉重暴击。
    想想就很精彩。
    而接下来时间,徐源则把话语权交给了赵翔,以及白新周等领导。
    毕竟到现在对光刻工厂的介绍已经差不多,接下来只需要等着越来越多的订单送上门,然后让工厂全力运转生产就行。
    至于他本人,自然也不用一直在这里坐镇。
    毕竟他的任务是研发光刻工厂,可不会留下来管理工厂的运行。
    倒是量子创新研究院和锦城飞机设计研究所,合作的量子无人机有了些进展。
    他需要抽时间过去把握方向,最好能赶紧实现隐身无人轰炸机的量子通信,到那个时候隐身无人轰炸机编队才能真正展露獠牙。
    ……
    就这样。
    随着发布会的内容,以及各大主流媒体采访到的新闻正式报道,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