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重返故土。
尽管理智告诉他们,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夜风拂过大臣们的脸庞,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浓重的黑眼圈。平日里,他们或许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但此刻,面对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他们都绞尽脑汁,寻求解决之道。
然而,却一无所获。
无论是向齐国借兵,还是与燕国求援,甚至有大臣亲自前往曾经看不起的魏国、韩国求兵,都未能借来一兵一卒。
所有的国家都在观望李牧与王翦的决战结果。
星光黯淡,月光如水,洒落大地,给夜色披上了一层银纱。大臣们的心也随之变得愈发沉重。
“王上,熊犹该如何处置?”沉默良久后,一位大臣开口问道。
“让他回去吧。”赵王偃淡淡地说道,面无表情。他现在还能保持一丝理智,知道熊犹的生死已经无关紧要了。
“楚国也损失了四十多万军队,和我们一样,现在是联手抗击秦国的时候了。让熊犹离开吧。”
“是,王上。”
过了子夜,便是新的一天。经过长时间的商议后,赵王偃终于遣散了众大臣。
一位年迈的大臣回到家中,疲惫得连沐浴更衣都顾不上,便倒在了床上。
然而,刚躺下不久,侍从便敲响了卧室的门,传来了最新的消息。
老臣看完消息后,走出卧室,披着单衣在院落的绿树下坐了许久。他知道,这个夜晚,包括他在内的许多人,都将难以入眠。
老臣抬头望向远处,灯火阑珊。如今的秋日,没有丰收的喜悦,整个赵国上下都弥漫着一种哀伤与悲凉的气氛。
这已经是他第二次经历这种痛彻心扉的哀伤了。尽管他早知道这种事情可能会发生,但没想到来得如此之快。
赵国的百姓仍然被蒙在鼓里,甚至连邯郸的许多居民都对此一无所知。邯郸已经实行宵禁多年了。
然而,现在能够得知消息的人,包括他、丞相以及部分大臣。当然,王宫中的赵王偃也绝不会错过这样的消息。
老臣可以想象,那位即位不久的年轻君王,在看到这则通讯时,会是怎样的心情。
赵国的过去,走过了许多弯路。正如上一位赵王所说,当年四十万赵军的败亡,欠下了无数债务,尤其是对赵国子民的债。
他的刚愎自用、听信谗言,一度将赵国推向了名存实亡的绝境。幸亏最终还是挺了过来。
但现在,他已经无法偿还这些债务了,所有的重担都落在了当今赵王偃的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