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最恐怖者,当属小秦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位新的君王,确实没有让赵国子民失望。他做了许多事情,在绝境中为赵国人民带来了一丝希望。
    虽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但许多赵国大臣都坚信,只要给赵王偃足够的时间,他一定会成长为一个杰出的君王。因为他的一举一动、各项决策都充满了蓬勃的朝气和锐利的活力。
    老臣是亲眼见证这一切的人之一。
    从微服私访乡下、解决贪官污吏问题,到制定新制度、减免赋税以缓解百姓疾苦;再到治理水患、修建堤坝与沟渠……年轻的君王都亲力亲为。
    他甚至在丰收时节微服私访到百姓的耕地中,在无人察觉时挽起袖子与百姓一同劳作;在水涝灾害时,他也会亲临难民收治现场,详细询问后妥善安排处置。
    对年轻的君王来说,半夜批改奏折已是家常便饭。想必今日商议结束后,在众大臣安睡之时,他仍会回去批改积压的奏折。
    只是不知道,在看到今日的消息后,他是否还能在第二天精神饱满地出现在早朝上……
    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位年轻的君王在商议国事时,竟然已经生出了缕缕白发。
    老臣佝偻着身子,紧紧捏着消息,缓缓走回卧室。
    他什么也说不出来,也什么都不想说,只觉得喉咙发干,浑身发冷。
    就在老臣从老树下回到卧室的同时,在不远处的王宫中,年轻的君王也坐在了花坛里的老树下。
    原本不应该是这样的……
    赵王偃看着手中的情报,坐在老树下沉思。
    实际上,他早已预料到可能会有这样的结果。当这个结果真正到来时,他并没有太大的表情变化。
    就像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老农,在看到自己辛辛苦苦耕种的几亩薄地因干旱而颗粒无收时,他不会撕心裂肺地哭喊,也不会埋怨老天爷。
    他只会坐在锄头上,看着干枯的土地,心中空落落的,充满哀伤,仿佛一切都碎掉了。
    在此之前,赵王偃一直认为赵国还有崛起的可能。自从他从父亲手中接过这个烂摊子后,他便大力进行改革。
    重视农业、发展军事、开垦良田、修建沟渠……他亲力亲为,日思夜想,如何让赵国变得昌盛强大。
    然而,老天爷似乎跟他开了个玩笑。
    就在赵国好不容易从当年白起坑杀四十万的伤痛中恢复过来,好不容易有了些起色,好不容易准备站起来的时候……
    却又被打断了脊梁骨。
    上一次秦国打断了赵国的脊梁骨,他还有心力将其拼凑起来,哪怕是一块一块、一点一点地拼凑。他也有信心和愿力去重建赵国。
    年轻的君王抬起头,轻轻望向远处的明月。
    但这一次,真的还能像你想的那样,拼凑起来吗?
    中秋佳节,秋收时节,本应是高兴的日子……
    然而,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有愧疚、有愤怒、有恨铁不成钢的无奈与困惑……这些情绪缠绕着他、拷问着他。
    这样的情绪让赵王偃在王宫院子中的老树下坐了许久。
    夜风轻轻吹过,老树摇曳生姿。
    不知何时,本应侍寝的王后找了出来。她焦急地寻找着赵王偃,终于看见了在老树下坐着的君王。
    不知为何,那个平日里坚强的王后,看着这样的君王,突然泪流满面。
    反倒是赵王偃,嘴角勾起一抹轻笑,声音柔和地道:“来得正巧,陪本王坐坐吧。”
    女子缓步走近,未再如往常那般恭敬行礼,而是悄然坐在君王身旁,轻声探问究竟有何事发生。
    “无甚大事。”赵王偃只是轻轻摆手,示意无须多虑。
    女子便不再言语,只是静静地陪伴在君王身侧。夜风轻拂,两人不知不觉间谈起了往昔,提及了赵王偃还是太子时的岁月,以及两人初次相遇的情景。
    谈话结束后,女子起身离去,回到寝宫安歇。赵王偃笑着与她打趣,女子也笑着回应,但刚走出几步,泪水便不由自主地滑落。她已许久未见君王笑得如此开怀,也从未见过他如此疲惫,却仍竭力支撑的模样。
    王后安然入睡后,赵王偃才将目光投向西南方,凝视着秦国的方向,轻轻叹了口气。他那几近破碎的心境,开始逐渐得到修补。
    “我大赵本就是从微末中崛起,既然能修补一次,又何惧再次挑战?”年轻的君王缓缓站起身,鬓角已夹杂白发,他随即召来侍从。
    “备车,通报燕齐两国。”他沉声道,“本王将于近日拜访二王,共商合纵联合之事。”
    ……
    八月初一,子时已过许久。齐国都城临淄的夜色渐深,但王宫城北却逐渐热闹起来。传讯的侍卫频繁进出,大臣们手持特殊令牌匆匆赶来,叩门而入。这在以往的临淄是绝不会发生的,王宫的威严无上,再大的消息也需等到次日早朝再议。但若有特殊人物需在夜晚入宫,也需经过层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