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不信,看那城门上还挂着楼兰王、蒲类王的脑袋。北边强大的匈奴惹怒了他们,也会被他们割掉脑袋。
不过我们不用害怕,只要我们拿出自己的宝物,就能从他们那里换得精美的宝物。”
真残酷……初知烟雨阁通商西域时,任平生清楚通商西域的艰辛,但认知层面更多的是停留在路途遥远,吃食艰苦等上面,对于通商背后可能付出的血腥代价,能想到但下意识的忽略了。
现在让月冬直白的陈述在眼前,任平生这才意识到大离对外通商的残酷。
不夸张的说,烟雨阁当初前往西域的行商,全部都是上马为兵,下马为商,尤其是在吃过几次大亏后,他们在西域每到一个新地方,都会先拿刀砍一遍,把人砍怕了,再做买卖。
至于为何不趁机占了西域诸国,一方面是因为烟雨阁的行商力量薄弱,没那个能力;另一方面是匈奴人在旁虎视眈眈,烟雨阁的行商在西域做生意,匈奴人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凡想染指占据西域的城,匈奴人就会派人来打。
了解完这方面的情况,任平生询问有关户籍的事。
“匈奴、百越归于大离后,朝廷会给这两个地方的百姓什么户籍?”
“臣虏籍。”
“臣虏籍在大离是什么地位?”
“奴籍之上,寻常户籍之下,”月冬说,“朝廷征发徭役,修城、修路、水利等,会优先征这类人。有了战事,会征用他们为运送粮草的差使。”
“为什么不让他们上阵杀敌?”
“离人皆靠杀敌获得军功,改变自己的命运,臣虏人没有这个资格。”
“你把户籍的类别,大致情况跟我说一遍。”
“喏。”
大离的户籍有四种类型:宗亲籍,户籍,臣虏籍,奴籍。
宗亲籍指的是宗亲。
户籍指的是离人,分为两小类,正常户籍、贱籍。正常户籍也无需多言,三公九卿、普通百姓都属于正常户籍。贱籍则是赘婿之籍、刑徒籍和商贾籍。
臣虏籍,刚才说过是指百越、匈奴等原不属大离的人。也分为两小类,真臣虏和夏子。真臣虏是指父母都是臣虏籍的孩子。夏子则是指父亲是离人,母亲是臣虏人。至于母亲是离人,父亲是臣虏人的,与母同归真臣虏列。
奴籍包含夷奴籍。
四类户籍在大离地位差别很大,以能享受到的福利来说,役事上,宗亲可免除各类役事;户籍中的正常户籍可通过军功获爵,免除各类役事,贱籍不行;臣虏籍、奴籍更不用说,除了立下不世大功或像月冬一样走运,才能脱离奴籍。
朝廷每次征徭役,都是先征奴籍之人,再征臣虏人,然后征户籍中的贱籍人。一般征到贱籍,就差不多够了。
赋税上,宗亲不用缴纳赋税;户籍中的正常户籍可通过军功获爵,免除一些赋税;贱籍、臣虏籍则没有任何途径可以免缴赋税,其中贱籍中的商籍还要交重税。奴籍则是由其主人代交口赋等。
此外,除了宗亲能享受一切应有的福利,剩下的三类户籍中,只有正常户籍的离人,能享有朝廷福利。
例如:读书、分田地。
大离注重人才培养,每年都会定期派人到山村教书,虽说教学质量一般,基本上只教人识字和一些基本常识,但对比百越、匈奴的百姓,扁担倒了都不知道是个一字,要好太多。
像一些奴隶若是想要识字在旁偷听,学舍的人发现了大多都会装作不知道,任由他们偷学。而像世家公卿等有奴仆的家里,基本上都会让亲近的奴仆识字、读书。
不过下山村教书,只限于富庶之地,穷困之地连学舍都办不起,自然更不会派人下山村教书。
分田地是在离人成年分家后。离律规定,男子十六岁成年,成年后要在一年之内和父母分家。分家后,朝廷会按照《军功授爵律》和《名宅田律》给离人分得相应的住宅地、种植地和耕地。
若父辈没有爵位,朝廷则会授予白身的离人,一百亩耕地和约莫两千平方米的住宅地。
任平生听到这,觉得大离的福利很不错,深入了解后才知,福利不错归不错,但一百亩耕地不是现成的,需要自己去开垦,且年月不好时,百亩耕地种出来的粮食可能不到百石。
住宅地也是看起来很大,但没有爵位、白身的离人,一开始只能建“一堂两内”的房子。也就是一个间客厅,两个卧室。剩下的地方要用来养鸡鸭鹅、猪、鱼和种植桑树等可以赚钱的植物。
还有,按离律,离人分得田地后,朝廷会给离人分发耕牛、农具。不过受制于各地郡县的穷富,穷困之地,会让几户人家共用耕牛、农具。
若是不愿与人共用,可自己花钱向官府购买耕牛、农具,各郡地的官府十分欢迎离人花钱购买。另外,朝廷在各郡地都设有牛倌,负责耕牛养育,治病等工作。
享受了分户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