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江南书社。
举人杨羡鱼袍袖翻飞,步履急促地闯入江南书社,额间汗珠未拭,便已急声道:「大人,出大事了!」
老翰林周敦实正执笔批阅,闻言眉头一皱,笔锋微顿,墨迹在宣纸上晕开一道浅痕。
他抬首,沉声道:「羡鱼,你也是年近四五十,知天命的人了,何事如此毛躁?」
——这金陵城,乃江南首善之地,有刺史坐镇,十万州兵戍守,能有何等祸事?
杨羡鱼深吸一口气,连忙道:「大人,『金陵十二家』诗会,正在秦淮画舫之上举办——当众命题,即席赋诗!」
周敦实执笔的手微微一顿,眼皮都懒得抬:「不过是些年青后生,秀才郎的闹热罢了,有何稀奇?!」
——金陵十二家,秀才举人诗会?
在他这等翰林清贵眼中,不过是小儿嬉戏!一场诗会举办下来,也就二三篇出县文章,多半连[达府]都没有。
杨羡鱼急得直跺脚:「大人.这次诗会邀请了江行舟,定然是要当场作诗啊!」
「啪!」
紫毫笔重重拍在砚台上,墨汁四溅。
「这等要事怎不早说!」
周敦实将墨笔掷下,霍然起身,大袍都来不及整,火急火燎的三步并作两步往外冲。
布鞋踏过青石阶,惊起檐下栖雀。
其他秀才丶举人作诗,他一笑了之;
江行舟作诗,他不能不去一观!
寒门秀才,十篇达府!
他这辈子也就遇见这麽一位,心中一直好奇和疑惑,江行舟究竟是怎麽做到的?!
甚至,「幕后捉刀」,诸如此种念头,也曾在心头一闪而过。
不亲眼看到江行舟作诗,他不会死心。
江南书社离秦淮河畔不远。
此刻,秦淮河畔早已水泄不通。待翰林学士周敦实赶到,已是人山人海围聚,根本挤不进去。
周敦实踮脚张望,只见画舫上青衫浮动,岸上人头攒动如浪。
老翰林急得直扯胡须,忽闻楼上有人唤道:
「周老!快请上楼一观!」
抬头望去,却是几位进士在明月楼,包了一间视野开阔的雅间,在临窗处拱手相邀。
老翰林二话不说,三步并作两步登上楼去。
明月楼,居高临下,将秦淮风光尽收眼底,画舫上的一举一动皆在眼前。
周敦实刚踏入临街厢房,几位进士已恭敬让出主位。
「周老大人,您来得正好!」
「今日这场诗会,这场诗会轰动金陵啊!
若非您总编的《江南雅集》,刊载了江行舟的十篇达府文章!
我等也不知,江州府竟然出了一位如此惊艳的奇才!?」
放在往昔,他们这些进士对这场[金陵十二家]诗会也未必在意。
可是《江南》六月书刊,十篇[达府]连载,早已经惊动了全城。
他们也难免上了心,听闻这场诗会,便早早在明月楼包下了一间雅间。
「莫说你等,老夫何尝不是好奇?!」
周敦实一笑,拂袖落座。
他们目光如炬地望向画舫,只见众多青衫才俊,一时也分辨不出,哪位才是江行舟。
他们话未说完,忽闻画舫上,一口钟磬清鸣——「铛~铛~!」
【金陵十二家】诗会,开始了。
唐燕青见王谢两家退让,由一城十府各出一题,立刻当仁不让站了出来道。
「好!那便由我苏州府先来出第一题吧!.我来代表苏州府秀才出此题?苏州府的诸兄,可有异议!」
唐燕青一步踏出,袍角无风自动。
「哗——」
满场目光如潮水般聚来。
「唐兄乃我苏州府秀才案首,自该唐兄出题!」
苏州府的十多名秀才们纷纷拱手说道,毫无异议。
谁让唐燕青是苏州府本届的秀才案首,在苏州府的声望极高——秀才案首出题,谁敢置喙?
唐燕青若无资格,苏州府的其他秀才就更没有资格了。
画舫中央,唐燕青负手而立,目光如炬地扫过众人,
「诸兄,听好了!」
「我这第一题——」
「自大唐圣朝以来,我苏州府最富有盛文名之地,排序第一,便是寒山寺!
但凡有文人墨客路过苏州,必拜访寒山寺,于碑坊之间留下一篇墨宝!历代以来,碑林如阵,诗赋成渊!
累计至今,寒山寺刻在碑林的文章,已经有数百篇。
今日诗会第一题——便以《寒山寺》为题,写一首诗词赋文章,不限题材!」
唐燕青负手而立,眼中锋芒一闪,嘴角噙笑道:
「限时一炷香!
香尽停笔!
诸兄,请吧——!」
说着,他挥笔泼墨写诗。
画舫小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