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余世绩你这老糊涂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时跟随余世绩读书的日子,想起他在朝堂上据理力争的模样,突然泪流满面。
    “来人,厚葬余丞相,谥号‘忠肃’。”女帝杨莉莉看着窗外的大雪,轻声说,“余卿,朕终究是负了你。”
    丞相府的梅花又开了,清婉站在梅树下,想起祖父生前最爱在这里读书写字。如今,人已去,梅依旧。她抚摸着祖父留下的象牙笏板,仿佛又看见那个固执的老人,在朝堂上,为了心中的正义,与天下为敌。
    在余世绩去世后的日子里,玄冥城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太子党羽并未因余世绩的死而收敛,反而愈发嚣张。清婉深知祖父虽已离世,但他未竟的事业仍需有人继续。她凭借着在京城多年的人脉和聪慧,暗中联络那些仍心怀正义的大臣。
    一日,清婉在茶楼听到几个官员的密谈,得知太子竟与敌国勾结,意图谋朝篡位。她大惊失色,立刻着手收集证据。然而,太子早有防备,派人监视着她的一举一动。
    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清婉险象环生。一次,她在太子府的书房里寻找信件,差点被太子的贴身侍卫发现。幸好她机敏,躲进了书柜后的暗格,才逃过一劫。
    经过数月的努力,清婉终于拿到了太子通敌的铁证。她将证据呈给皇帝,女帝杨莉莉看后震怒不已。此时的他,历经朝堂风云,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意气用事的少年。他想起余世绩生前的谏言,心中满是悔恨。
    “来人,彻查太子一案,绝不姑息!”女帝杨莉莉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太子一党被一网打尽,北疆失地也在新的将领带领下逐渐收复。
    在庆功宴上,女帝杨莉莉看着满朝文武,突然说:“若余卿还在,该有多好。”他命人将余世绩的画像挂在御书房,每日都会看上一眼,仿佛这样就能弥补当年的过错。
    清婉继承了祖父的遗志,入朝为官。她以女子之身,在朝堂上站稳脚跟,成为了人人敬佩的女官。每当有人问她为何如此拼命,她都会说:“因为我是余世绩的孙女,我要完成祖父未竟的心愿。”
    多年后,玄冥城的百姓们仍在传颂着余世绩的故事。说书人在茶楼里讲起这位老丞相,总是声泪俱下。而在丞相府的祠堂里,余世绩的牌位前,永远供奉着新鲜的梅花——那是他生前最爱的花。
    时光流转,沧海桑田。但余世绩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玄冥城,留在了每一个心怀正义的人心中。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忠,什么是义,也让后世之人明白了,有些东西,比权力和荣华更加珍贵。
    玄冥城的梧桐叶又落了一地,金黄的枯叶在寒风中打着旋儿,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余世绩离世已三年,可他的影响力仍在朝堂上回荡,如同挥之不去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心怀鬼胎之人。
    余清瑶站在父亲的墓前,轻轻擦拭着墓碑上的灰尘。墓碑上“文忠公余世绩之墓”几个大字苍劲有力,是皇帝玄霄亲自题写。小守正如今已五岁,他蹲在一旁,认真地将新鲜的菊花摆放在墓前,稚嫩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爷爷,我又来看您了。您在天上还好吗?”
    清瑶抚摸着儿子的头,眼眶微微湿润。就在这时,远处传来马蹄声,一名侍卫疾驰而来,在墓前下马行礼:“余姑娘,陛下宣您即刻入宫。”
    御书房内,玄霄望着墙上余世绩的画像,神情复杂。听到脚步声,他转过身,目光落在清瑶身上:“朕听闻你近日在民间开设学堂,教授百姓子弟读书识字?”
    清瑶跪下行礼:“回陛下,这是父亲生前的心愿。他常说,唯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百姓有了学问,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玄霄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余卿一生忠君爱国,朕每每想起,都深感愧疚。如今边疆再起波澜,新上任的将军虽有勇,但无谋。朕想让你替朕走一趟边疆,协助将军处理军务。”
    清瑶心中一震,没想到皇帝会委以如此重任。她抬起头,目光坚定:“陛下放心,清瑶定不负所托!”
    边疆的寒风比玄冥城更加刺骨,清瑶身着戎装,站在城墙上,望着远处的敌营。将军赵猛是个直爽的汉子,对她这位女谋士起初还有些轻视,但在看到她制定的作战计划后,不禁刮目相看。
    “余姑娘,你这计策妙啊!”赵猛拍着大腿,哈哈大笑,“看来老丞相的本事,你都学到了!”
    然而,就在战事即将取得胜利时,朝堂上却传来了不好的消息。太子玄烨勾结朝中大臣,意图逼宫篡位。玄霄陷入困境,急召清瑶回京护驾。
    清瑶接到消息后,心急如焚。她深知,若京城失守,不仅皇帝性命难保,父亲一生的心血也将付诸东流。她当机立断,留下少量兵力坚守边疆,自己则率领精锐部队日夜兼程赶回玄冥城。
    与此同时,在玄冥城的暗处,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正在展开。玄烨的党羽们四处活动,城中人心惶惶。而在丞相府,余世绩的旧部们自发组织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